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50(1 / 2)

林家人又聚在一起, 商量对策。

一定要搞垮“明婉”私家菜馆,要不然以后他们流失的高端顾客会越多。

没有进去菜馆内部还不知道,进去了才知道人家的生意有多好。要不是让人蹲点的时候认识附近的那位, 给他钱找关系在里面定上一桌,还不知道人家的菜色和味道超过他们酒楼多少倍。

林二坐在一边,暗暗思量,祖上在宫里做御厨,都学了一些啥,怎么能和人家的差那么多, 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没有可比性。

以前他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家的厨艺真是无敌。现在想想很可笑,打脸打的忒快。

林老头听着儿子们的讲述,面上平静,内心却掀起无尽波澜,他的厨艺确实很高, 光听儿子们说, 也知道罗家的菜馆做的菜品味道绝对是一流的。

思索半天,他想好一个计谋, 招呼几个儿子靠近他, 几人密谋半天,才装着高冷范儿,离开房间。

现在的华国正走在发展中的康庄大道上,人才济济, 还有老一辈的革命家,继续把握着正确的航道,国家的发展应该说比许婉如,罗明亮他们想像的更好。

没有盲目,没有迷失方向,正确和均速的发展,为未来的一飞冲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年底,百姓手里都有了一点余钱。许对有了对象的男女们,早早定好婚期。

不管有没有房子,是和老人住还是租房子住的,都会收拾自己住的房间,家具该买的买,衣柜和床是大件,即将嫁人的姑娘们,很多东西可以凑合,可是衣柜和床,怎么凑合。不要求电视,缝纫机,手表啥的,衣柜和自己睡的床一定要是新的。

许多人家的姑娘还要求电视机,缝纫机,手表,也有要求洗衣机,自行车的,总之五花八门。条件差的最次也要要求衣柜和床,这是低要求了。

家具店扩大了规模,许婉如买下左右的两个店铺,扩大成三个大门面。

增加了保安队伍,已经是四人轮流来值班。

装修一新的家具店,全是最新时尚的家具,有华夏新风格的家具,也有欧美的新式风格,还不是抄袭而是自己设计的。

一些新的理念的加入,“和平”家具旗舰店,每天都有老人抽空过来帮孩子们看家具。

店内有十多位男女销售,帮忙介绍,每个区划分给某两位销售员。大家分工合作,效率高,客人坐在每一个区的休息区沙发上,安静的听着销售的介绍。有茶喝,有点心吃,比去到国营百货或者国营的家具店享受到的服务要好太多。

销售也干的起劲,他们有底薪有提成,谁还嫌工资多。

许婉如基本上早上给菜馆采买完肉类,海鲜,和调料以后,别的时间全扎在家具店。

家具店每天要卖出去很多套家具套餐,分很多种套餐,有每种套餐内都包含着床,和衣柜。

多种套餐的组合,让朴素的百姓算是开了眼界,燕京人民最新的时尚不是衣服,全是家具,对于能来“和平”家具旗舰店买家具开眼界也成了百姓们炫耀的说辞。

早上,许婉如从菜馆到家具店,看到销售们都在自己负责的区域内搞卫生,从展示的家具到顾客们坐的沙发茶几椅子,全部要搞的干干净净。

店面经理谭杰带着报表过来找许婉如,“许总,咱们的库存,已经不多了。”

“我看看。”许婉如拿着库存报表看,确实不多。“你等会儿去工厂看看,问问严厂长,看看工厂库房做好的家具有多少套?先调来一些。”

“是。”

许婉如也没有想到生意能好成这样,幸好之前让人先做,积累了不少家具,要不现在根本忙不过来。

工厂已经扩大,请的匠人也已经几十人,古董家具那边还是老师傅们慢慢的弄,但是新式家具这边,工人们忙的热火朝天。

严父和一家老小也来了,全部在家具厂上班,除了严母,严家另外两位儿媳,在工厂帮忙做饭,一天两顿饭。

严国庆是真的很忙,既要跟着老师傅们学手艺,又要进木材,不管是名贵木材还是做新式家具的普通木材都是要采购的。

周日,家具店上班没有多久,家具店进来一对青年男女走了进来。

看着男的走路还有点跛,走路不是很方便。门口值班的一位销售迎领着一对青年男女,“二位好,有什么可以帮到二位的?”

男青年没有说话,只是望着身边的姑娘,估计是未婚夫妻,来看家具的,肯定得姑娘做主。

姑娘看看销售,小声的说道,“我们就是先看看,还没有想好。”

其实不是这样的,主要是两人的工资不高,小伙子是退伍军人,分配到燕京的,他不是燕京本地人。在燕京结婚安家,手头也不宽裕。

但是姑娘,还是希望自己的婚房有一样出彩的东西。

“好,各个区域都有款式各异的家具,请慢慢参详。”销售员小李见过很多这样的未婚夫妻。

微笑的给他们讲解着,每一个区域都有标识牌和介绍。

许婉如在用玻璃隔开的小房间,打了几个电话,然后低头查看报表。

“和平”牌家具是当下最流行的品牌,来看家具的人很多,不一会儿就来了很多人,整个店面热热闹闹的。

最先来到的青年男女,停留在一处最便宜的床前,左右打量。

“颖子 ,要不咱买了吧?”男青年小声的劝着未婚妻,他没有办法像别人一样,给未婚妻买大件的家电,还有贵重的手表,一张好点的新床还是能满足的。

可是未婚妻想尽量节省,以后用钱的地方很多,不能乱花钱。未婚妻的工作还是临时的,是他当兵时定亲的未婚妻,他受伤从前线回到医院都是未婚妻照顾他。

后来伤好以后,因为伤到腿,必须转业到地方上,他一个普通的排长,能转业到燕京还是连长和营长帮他找的人办的。

未婚妻也在燕京找了一份临时工干起来。

为了结婚能住在一起,他只好租了一间房子。刚到单位半年,也没有存下多少钱。未婚妻肯定是想着能省就省,来家具店看看,说的是买,可是看了价格,确实有点高,就是最便宜的也不便宜。

年轻的姑娘,抿抿嘴,不舍的看了一眼,坚定的摇摇头,“不,咱去旧货市场买旧的,可以节约不少钱。手里攒点钱,才不会慌。”

年轻的姑娘,好不容易才挪开自己的眼睛,不再看着那张最便宜的床,即使是最便宜的床,也是不错的,无论质量和款式都比别的地方要好。

许婉如一直坚持质量要过关,不能让人骂。质量是企业的底线。

两人离开,年轻姑娘还是有点依依不舍,回头看了又看,许婉如也看到姑娘那依依不舍的样子。

未婚小夫妻俩离开店面,走进南来北往的人群中。

男青年看见一辆公交车要撞上突然走上马路的孩子,眼看着就要撞上,千钧一发之际男青年冲上前去,一把推开孩子,他自己的动作也不慢,快速的跃跳,即使这样还是被公交车给撞到双腿。

周围看到这一幕的人,全部惊讶的张大嘴,不敢置信。

时间在这一刻被停摆,女青年没有半分迟疑,奔过去,“大庆,大庆,伤的重不重?”

周围的人此刻都被唤醒一样,也围了过去。

人群中就有位医生,“他上前查看,然后说,“来一位男同志,帮着我一起抬这位同志去到一个能躺着的地方。”

“我来,我来。”

人群中走出来两位男同志和着医生一起抬着男青年,要找个地方,给男青年包扎和正骨。

两人抬着,医生弯腰固定男青年的伤腿。

一群人能去的地方就是最近的家具店。

“许总,外面来了一群人,抬着一位救小孩的同志,说是问咱们借板车,送人去医院。”

被推开的孩子,也受了一点擦伤,被一位大妈抱着。也没有看到孩子的亲人。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站在门口,许婉如小跑出来看到一群人堵在门口,“借啥板车,快点抬进来放到宽大的沙发上,我给医院打电话,让专业的骨科医生来,带着家伙什儿一起来。”

一起跟在身边的医生说道,“这样最好,我也不是骨科医生,麻烦了。”

“不麻烦,快进去。”

许婉如招呼大家先进去,外面很冷。

许婉如跑进里面,打电话,她有附近医院的电话,一个电话打过去,简短明了的说完,一点也不含糊。

好在公交车开的不快,即使是这样,男青年伤的也不轻。

姑娘一边安慰未婚夫,一边流眼泪。

许婉如让人去附近的派出所一趟,还请来了公安同志,小孩子才三四岁,身边没有父母,也受了伤,不严重但是也对孩子来说也够疼的,好在是冬天,穿的比较多,要不还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事情。

撞伤人的公交车,也被迫停在不远处,司机等待在一个角落。他也很冤,他没有违规驾驶,是小孩子自己冲出来的。

可是他也明白,即使自己没有违规驾驶,可是也有事。撞了人,就是不行。苦着脸蹲在角落,满心的苦楚。

店面里面生意是不好做了,大家都在围着伤员和孩子,唧唧喳喳的说个不停。

许婉如也认出来救人的男青年和正在流泪的女青年。

轻轻叹息一声,把两人记在心上,许婉如给女青年一杯热茶,搬来一把椅子,让她坐在男青年的身边。低声说道,“医院马上来人来车,别担心,好人有好报。”

“他的腿受过伤的,也不知道现在伤的怎么样?”女青年担心未婚夫腿伤加重,以后不良于行。

“会治好的,以后不会有问题的。”

许婉如只能如此安慰她。

没有一会儿,公安和医生一起走了进来。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跟随医生和公安的同志离开。

许婉如也让店铺里面的一位销售跟着去,看看伤的严不严重,还有打探一下那对未婚夫妻的情况。

能帮就帮帮他们,听口音是西北的。条件一般都不会很好,或者说很差。

回到家里,许婉如和罗明亮说起白天在家具店发生的事情,“关键时刻,还是军人最靠的住。”

罗明亮一般很少管家里的生意,菜馆他还参与一下,家具店他基本不参与。听了也唏嘘不已,“确实,你是不是有了什么想法?”

“嗯,早上他们算是最早进店看家具的客人,走的时候望着一张床依依不舍,我想他们不是不想买,可能不舍得买,嫌贵。我想给他们送一张不错的新床。能帮的也就那么多。”

许婉如也不可能咔咔上去就给人送很多东西。

“也行,不过是不是让二哥他们每天熬点骨头汤,让志伟给送过去。”

“可以,别让志伟送,让大嫂送吧。”

“我看可以。”

夫妻俩去到二老的房间也说了这事,罗达同意,每天菜馆都要熬骨头汤,早餐铺也要熬骨头汤,家里的骨头汤,多的是。给人送点刚好。

早上,由罗达招呼儿子儿媳单独熬一点骨头汤,让大孙子洗好两个保温壶,还嘱咐大儿媳送到医院去。

颖子在医院照顾未婚夫,晚上回家拿了一些要用的东西,她顺便还请了假,给自己请假。未婚夫不用请假,已经由公安同志通知了他单位的领导。

下午几位领导都来慰问过了,但是她找的是临时工,也不是什么单位 ,而是私人个体老板。

想到未来,眼泪又流了下来,不能告诉老家的爹娘,医生说只要恢复的好,不会有问题的。悬着的心,才稍稍好过一些。

伤筋动骨一百天,要照顾他,她的工作是做不成了,请假也就是权益之计,看看能不能领本月的工资。

颖子的脑壳中,已经没有多少主意,胡思乱想的,思绪不知道飘飞去了哪里。

上午,十一点,黄翠娥提着保温壶来到医院,找人问了病房,“咚咚咚,有人吗?”

救人英雄是住的双人病房,他一个人住,另外一张床是给他未婚妻陪护的。

“请进。”颖子正弯着腰在病房里面搞卫生,农村姑娘到了城里还是一样,骨子里面就是勤劳朴素的人。

黄翠娥轻轻推开病房的门,走了进去,先自我介绍,来燕京整整一年,在沈静,秋娟两位小姑娘的培训下,她的普通话说的很不错,“你们好,我先介绍下我自己,我姓黄,翠娥。也是昨天给医院打电话的那位许婉如的嫂子,她让我给你们送来的骨头汤……”

显然两人不好意思接受这份好意,太麻烦人家,躺在床上的男青年大庆,摆摆手说道,“太麻烦你们,我没事的。”

“不麻烦,我们家不用单独给你们熬骨头汤,家里还开了一家菜馆,熬骨头汤是每天都要做的。先喝点,分量很足,都喝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