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大西洋真正的船王是谁> 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明威(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明威(二)(1 / 2)

(求订阅!求票票!)

海明威岁数和黎耀阳差不多,比他大一岁,但看起来却像是黎耀阳的叔叔辈,一张历经风霜的脸,跟年轻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他很有意思,一见面就跟黎耀阳聊爱情,别误会,他倒是不喜欢男人,他聊得是华人的爱情和白人的爱情有何不同。

然后她讲到了自己,把自己描述成一个迷弟,在受伤时迷恋过一个大他七岁的女护士,两人订过婚,可后来还是被抛弃了。

通过聊天,黎耀阳能够感受到这位大文豪既随性又极度自律,他喜欢绞尽脑汁地打磨自己的写作技巧,为了顺利地写下一个句子他付出不知多少努力。

为了在写作上有所建树,新婚时放弃了去意大利度蜜月的约定,而去了巴黎,因为那里才是文学中心。

他和庞德的关系很好,他和菲茨杰拉德的关系也很好,那是一个文学群星荟萃的时间段,而所有能够验证那黄金般精灵飘落的时代证据,都封存于一张张相片,一篇篇信件中。

《打不垮的硬汉:海明威评传》中写道:

海明威喜欢搞特写,内容大都是犯罪、暴力、拳击、自杀、吸毒、卖淫、英雄行为和死亡事件等等,这实际上已经预示了他今后创作的独特风格。

其中后来被发现并重印的代表性报道是《战争、艺术和舞蹈熔于一炉》。八壹中文網

而这在他的往来信件中也得以证明。

这印证了他的中的确包含这些主题。

海明威是一个不凡的作家,他力求作品与风格与众不同,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这也和他的经历有着极强的关联。

中学时代,海明威就给学校办的报纸和刊物写过报道和短篇,他的写作才能得到了非常好的锻炼和发挥。

后来去《星报》工作,那里曾经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新闻记者。

报社内有一个文学部,专门]摘录、搜集报刊杂志上一些优秀的文章和新闻资料供记者们和读者阅读。

在报社内部发行的工作手册上,指导记者们“如何避免陈词滥调,如何写得生动活泼”,指导他们“写好新闻报道的关键是文句要简短,要以简短的段落开头,用词恰当,语气有力,作文流畅,从正面着笔。”

对此,海明威深有感触地说:

“这是我在学习写作上,得到的最好锻炼,也是写作的重要原则,我永远不记它。”

此外,报社里一些出色的记者和编辑也为海明威的新闻写作提供了知识和经验。

后来从军又让他的写作经历得以进一点深化,那个年代,让从战场上下来的战士,往往不是变成了诗人就是作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加拿大的约翰·麦克雷在1914年志愿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在一个炮兵单位担任军医。

第二年,他在第二次伊普尔战役的恐怖中占据了前排位置,在那次战役中,德国人发动了一次攻击,包括战争中首次使用有毒氯气。

在照顾伤者和哀悼死者同时,麦克雷在《弗兰德斯原野》一书中写道,这首诗是从阵亡士兵的角度出发的,他们的坟墓里长满了野生罂粟花。

这首诗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受欢迎和被广泛引用的文学作品之一。

其中,它激发了罂粟作为战争死难者“纪念之花”的使用。

先锋诗人纪尧姆·阿波里耐经常把战争描绘成感官的醉人盛宴。

阿波罗奈尔是一位有着神秘过去的波西米亚艺术家——他曾因涉嫌偷了《蒙娜丽莎》而入狱——尽管年龄超过征兵年龄,但他还是于1914年应征加入了法队。

他兴致勃勃地过着军人的生活,后来把他的经历变成了一系列名的实验诗,他在一首名为《战争奇迹》的诗中,对于文人的作品产生了催化剂的作用。

然而海明威对菲芡杰拉德说:战争永远都是最棒的主总题——它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集齐最多的材料,并将我们需要的所有东西全都堆到我们面前,而这些,通常需要我们等上一辈子才能获得。

海明威在战场上的时间并不长,刚刚过去一个多月,他便受了重伤,经过一系列手术,从他的双腿取出的子弹和弹片残骸共计227片。

这些留在身体里的痕迹,也创作了另类的文字世界,穿着军服的海明威英姿勃发,年轻而又帅气,谁能想到未来的他会用自己的笔创造出人生的光辉之路。

他作为战争受害的身份,连同他对人类冲突的深入研究,才才催生了他的《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以及大量的短篇。

就在这次受伤期间,处于康复期的海明威,与负责看护他的护士阿格尼丝一见钟情,之后便疯狂地爱上了她。

她是一位伯爵之女,她比海明威大七岁,那时海明威才19岁,这对恋人订了婚,阿格尼丝许下诺言,会在战争结束后回到美国,与海明威结婚。

然而,次年春天,海明威收到了阿格尼丝的来信,宣布取消婚姻约。

因为她遇到了一位富有的公爵继承人,这对于还处在毛头小伙子阶段的海明威来说,是个巨大的竞争者,而这段没有硝烟的爱情,也就消弭于异地恋及不成熟之中了。

这次初恋也带了他沉重的打击,在他给密友的信件中,我们能够看到作家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渐变,并且一窥他生命中的的一段低谷时光。

他愤恨、恼怒、惶恐不安,还大病了一场。

对于他来说,女人的背叛是不可忍受的,他只有通过打猎、酗酒和不停的创作来平复自己内心的创痛。

这段时间,他的创作还处于粗糙与生涩阶段,但却为未来的成就铺下了路基。

从聊天中得知,海明威非常喜欢看书,时常和家人讨论看过的书,甚至觉得多看书这一段时光才不算荒废。

还有他后来与诸多名人交往的信件与轶事。

他在信中说,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教庞德一些能够赢得拳击比赛的小技巧,他还说庞德能把自己好不容易打造起来的名声、荣誉,全部押在自己一无所知的一件事上,这对他来说才是体育精神的体现。

他对菲茨杰拉德说:

无论他做什么,无论他的行为举止有多么荒唐,我都必须理解,这一切都是病态所导致的,而我一定要不遗余力地去帮助他,尽好一名挚友的本份。

还有他对自己的父母不喜欢自己书是过于真实的描写,以至于看书时会有另一种观感的反对时,他说:

我之所以没再给你寄任何一篇我写的作品,是因为——要么是你,要么是母亲,把《我们的时代》退还给我了,看起来你似乎不想再看到我写的任何东西了。

因为如何所有事情看上去都十分美妙的话,故事就会显得不可信,是不能那样写的。

幸而他坚持了自己的路线,才形成了新的写作风格。

而琼瑶当年写《窗外》的时候,也因为母亲不理解绝食,而产生了很大的困扰,但她依然坚持了自己的写作风格。

大作家这种性格是其可爱的一面,只有坚持自己才能创新,才能以新的角度阐释世界。

后来有人说过一句名言:没有什么能杀死海明威,除了他自己。

海明威这一生受过无数伤,活脱脱一倒霉蛋,似乎厄运总能缠绕着他:包括坠机两次,一生脑震荡十余次;

参加战争当司机被机关枪扫射,身中200多块弹片,硬是扛着战友横跨战场求生;

到非洲和土著去追捕雄狮,险些被生吞活剥,伤还没好又去挑战猎豹。

这个男人的故事会永远流传下来,他用生命来塑造了一个“硬汉”形象。

他曾经发誓自己会好好活下去,绝不会自杀,却在59年前的深夜掏出猎枪伸进自己的嘴里,他没有犹豫就扣下扳机,头颅如被子弹射穿的西红柿一般,将自己爆头。

当这个男人的死讯传出来的时候,成千上万的人在讨论,很多人更是指责海明威是个懦夫,居然自己结束生命。

但是谁也没去体会62岁的海明威这几年到底活在怎样的生活中,看着自己千疮百孔的身体,看着自己一天一天老去的容颜。

他已经明白自己已经输了,已经不能再去钓鱼、捕猎、斗牛和任何自己热爱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