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大西洋真正的船王是谁> 第三百三十六章 疯狂的阿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六章 疯狂的阿尔(1 / 2)

现在这个时代很疯狂的,一站刚结束没几年,通过向欧洲出口军需品赚取外汇,丑国由世界上最大债务国摇身一变为债权国,并且成功维持了金本位制度。

英国则因为黄金流出过多,暂停了金本位,致使世界金融主导权从英国向丑国转移。

但由于黄金的过快流入,以及战争期间物价管控的不力,一站结束时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较为严重,成为战后美联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战争期间,受赤字和军需品出口“双引擎”推动,丑国经济增长迅猛。

战后丑国经济增长模式切换,消费取而代之成为新的经济引擎,并催生出了20年代的经济繁荣。

1920年-1921年,丑国进入了一轮短暂的衰退。

起因是1918年一站结束后,民众与退伍军人的消费需求迅速兴起,推动了物价的快速上涨。

1920年,丑国cp一度达到139。

为了控制物价上涨速度,维持金本位下刀乐的购买力,美联储于1920-1921年大幅加息。

加息后投资下滑,物价大幅调整,1年内美国pp指数下跌37,cp下跌10。

1920-1921年短暂衰退过后,丑国进入了繁荣的20年代:在需求侧,一战及战后丑国民众积累的财富逐渐转化为旺盛的消费能力;

在供给侧,流水线革命推动了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工业部门生产效率的增长。

1914至1921年一站及欧洲战后重建期间,丑国通过商品顺差共获得了大约200亿美元的财富,世界黄金从英国流向丑国,最终化为丑国民众的储蓄。

战争期间丑国为了筹集军费和抑制通货膨胀,发行了大约215亿刀乐国债,部分抑制了战时民众的消费需求。

战后随着储蓄的消耗和不断偿还债务,民众的消费能力得以释放。

另外,20年代初物价的调整与恶性通货膨胀的消退,提升了居民储蓄的购买力,也为整个20年代民众消费创造了良好条件。

与此同时,战后丑国开始初步实行如最低工资标准等福利制度,保障了民众的基本生活。

叠加长期的经济繁荣,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让丑国民众忽视了失业风险和储蓄,开始培养起借贷消费、超前消费的习惯,也进一步强化了消费需求,对当期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1913年,福特公司开始将流水线应用于汽车装配。

这一生产流程的改进获得巨大成功,福特汽车的生产效率迅速提高,著名的福特t型车的生产工时从流水线应用前的125个小时缩小到15个小时,生产价格降低了2/3。

到了1923年巅峰时期,仅福特一家可以生产183万辆汽车,而排名第二的汽车厂商雪佛兰仅能生产33万辆。

流水线的巨大成功,使得其他汽车厂商纷纷效仿,最终提高了整个美国耐用品制造行业的生产效率。

然而在20年代制造业繁荣的同时,丑国农业与房地产业先后进入衰退,也为30年代的大萧条埋下了伏笔。

农业方面,一站结束之后,因为欧洲农业复产与丑队减员,丑国农业产品出口量与采购量减少,导致在1920-1921年物价调整期间,丑国农业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超过工业品。

价格下降严重挫伤了丑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致使20年代戳过农业生产陷入停滞。

最关键的房地产,一站结束后,丑国逐步立法提高移民迁入门槛。

《1917年移民法案》开始限制亚洲移民数量;《1924年移民法案》规定各国移民配额根据1890年丑国人口普查数据制定,意在限制新兴的南欧、东欧移民。

移民门槛的提高,导致一站之后丑国移民流入量锐减。

与此同时,一站与西班牙流感造成了数十万年轻人死亡。

移民的减少与年轻人口的下降,削弱了20年代的房地产需求。

但目前现行的货币制度,还是适用于摩天大楼债券发行的:

总的来说,一站之后至20年代,战后通胀速度的上升迫使美联储加息,商业票据贴现率上限由1919年的475调升至1921年的7;

1921年至现在,物价已经得到了良好的调控,美联储逐步降息以刺激经济回暖,商业票据贴现率上限由7下调至4左右;

这也意味着国债利率方向与美联储货币政策方向相符。

再具体到摩天大楼债券方面,随着小投资者开始以多元化的投资信托基金持有股票,其投资组合的风险将会下降,因为这种分散效应,小投资者会抛售债券,买入股票。

这样推高股票价格,市场将达到一个永恒的高地,然后大萧条就来了。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到繁荣程度后,一般会出现摩天大楼。

几乎所有的摩天大楼都是通过一种新式的、将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债券融资而建成,摩天大楼债券。五

开发商成立一个公司,借入建造建筑物所需的大部分资金。

由一个抵押贷款公司承销债券,利用战争债券的分销系统将债券以零售方式卖给小投资者。

这家抵押贷款公司将买下未能出售的债券,承担借款人潜在的违约风险。

几年后那场大萧条,就是华尔街推销商与非理性投机行为的共同结果。

道氏理论预测到了华尔街的崩溃,这是一个周期性的股市趋势模式。

1929年股市的崩盘,不仅使得股票作为一种投资产品受到质疑,同时也削弱了丑国对自身金融结构的信心。

在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候,丑国通过建立证券交易委员会重建对金融市场公平性的信心以解决危机。

但是股票价值能够迅速改变的事实,引发了民众对股票真正成为一种合适的长期储蓄工具的怀疑。

1929年的华尔街股灾提醒了丑国人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经济大萧条凸显了宏观经济的巨大风险,大萧条的事业和贫困揭示,丑国存在着巨大的储蓄和社会保险危机。

如果说摩天大楼是丑国的标志,那么债券融资就是这些大楼的基石。

丑国人从开始买债券到后来对股票市场燃起热情,费雪也提倡股票投资,股票市场持续火热,股价严重偏离基本价。

直到1929年股市大崩盘,而后又涌现一批证券分析师,琼斯,格雷厄姆,巴菲特,将金融市场用更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但目前,摩天大楼债券还是很有市场的。

黎耀阳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项目确立起来,然后找一家金融公司,公开发售债券。

最开始,马菲特只想造一座120米的高楼,足够俯瞰大西洋城了。

但经过黎耀阳一点拨,他也是想开了,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200米高楼一建,就问大西洋城还有谁?

俩人一合计,干了!

找设计师,做预算,跟生产材料工厂签订合同,忙活了一个多月,便确定了这个最终被命名为‘深蓝大厦’的项目。

‘深蓝’寓意站在楼顶,可以远眺大西洋深蓝之处,也象征着这座大厦的未来能够走向‘深蓝’。

项目整体为210米高的摩天大楼,设计楼层为68层,外形看上去极具科幻感,虽然主题依然是钢筋混凝土,但六棱外形像极了太空飞船。

整个项目建造周期预计为3年,这样可以极大舒缓建造成本方面的压力。

总建造成本为2100万美元,初期投入500万美元,黎耀阳的新华地产和马菲特名下的建筑开发公司各自出资50。

剩下的投资将发行债券,债券兑换周期同样为五年,利率不低。

通过罗恩的关系,黎耀阳找到了华尔街的几家金融公司共同为债券做担保。

随后,《大西洋日报》做了整整两版的专题报导,为债券造势。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