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章 032(1 / 2)

易老是人精,立即知道味道肯定贼好。要不小许不会这么说。

人家连美味都腊肉都没有夸过, 现在却夸一块腊豆腐。想来味道是特别好的。

“婉婉, 易伯伯家里的还有一位, 特别喜欢豆腐,还没有吃过腊豆腐,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割爱, 再割让一块豆腐, 下次易伯伯找两块新鲜豆腐和你换。”

易老爷子一说出来,许婉如好笑的看着在一块腊豆腐上动小心思的老爷子, “行,不用拿豆腐换,算是我孝敬易伯伯家里那位喜欢吃豆腐的伯母。不过再不螚多了,家里也没有几块了, 我还打算待客的。”

一次性堵住了,不管谁要再多加, 都没有了。

剩下三位也不蠢, 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暗地里骂老易,“老狐狸, 贼狡猾。”

许婉如离开堂屋, 去到一边的偏屋,再多拿了四块腊豆腐,家里根本就不至这点腊豆腐。

大大方方的拿着四块腊豆腐走了进来。

“婉婉, 谢谢哈。给你添麻烦了。”

“不麻烦, 只是以后再难得有腊豆腐。”

几位老爷子带来的东西, 份量都不轻,她拿出来腊豆腐也是因为不想占便宜才来的。

就是换来换去,自家有什么,一般人也不会知道,做来吃,也能说的过去。

几位也知道她的意思,不在农村了,很多东西,都没有了来源。当然就难得再有。

再说下去就是比较沉重的话题,就此打住。

四位来,不但带来交换的肉,还有给大宝也来了礼物,都是望小孩子成龙,送的本子和铅笔。还有不遭人诟病的书。可以让大宝慢慢学着看,都是小人书和启蒙的书籍。

几位是利用到城里某处地方开会的时间,提前来换肉的。

他们也不能久坐,换好东西,稍坐一会儿就离开了。

里面换东西时,外面的人已经八卦四起。

沈老爷子几位也被众人拉着 不让他们走。纷纷逼问,罗家到底什么来历,进去的人一看就知道来历不凡。

沈老爷子三位也不知道来的是什么人,他们还没有等介绍就出来了。哪里知道来的人是什么身份。

“真不知道是什么人,你们看到的,他们进门,我们三就出来了。”

“老沈头,你怎么不弄明白就出来啦?”

“老罗家里来客人,我们三还跟一根木头桩子一样,杵在那儿,那也忒没眼力见儿。”

老沈的衣角被人拉扯着,他不敢使劲往回拉。衣服也是救衣服,再使劲拉,肯定会被扯出来一条大口子。

“你啊,吃屎都赶不上热乎劲。”边上一老爷子满脑子的八卦,只想知道他好奇的事,开口就狠狠的怼了老沈一句。也不管人家气不气。

任来娣想去举报罗家,看到来的人,暂时打了退堂鼓,不敢去。

打算看看再说,她不算聪明,甚至有些白目,但是太明显的事,她还是不敢做的。

由罗家掀起的八卦,胡同里面,估计能说好几天。

家里有好几天,都没有怎么有人上门,不敢啊。都不敢轻易上门,罗家几位也不会主动邀请一些不熟的人到家做客。

明天就要去首长家里做客,一家人都洗澡洗头,全身换了个透,衣服是旧衣服,却洗的干干净净。

两个菜篮子里面已经放好了两块中号腊肉,十六个鸡蛋,一只腊鸡,还有四块腊豆腐,几节香肠,一条腊鱼,还有自家的做的剁辣椒,干辣椒。

罗达恨不得再放点东西,许婉如拦着不让他装,“爹,够了够了,您拿的再多,给首长的负担越重,首长不会要的,真要了也会给你钱,这不是变相的卖东西给首长吗?首长的工资再高也不够这样花啊。”

“真的会给首长造成负担吗?”

“会的会的,别放了。”

“那好吧。”罗达依依不舍的看了一眼还有些没有来得及放进去的东西,觉得很可惜。

又看到炕桌上那一摞的本子,想着明天觉得不能忘记。

晚上,一家人早早的睡下。

一夜无梦到天亮,早上送走罗明亮,一家人才开始做早饭吃早饭。

罕见的,罗达吃完早饭还督促老伴儿黄幺妹和他一起刷牙,就是小孙子也被要求再用茶水漱漱口。

比去拜菩萨还心诚。

一家人再次收拾干净,看看时间,许婉如和黄幺妹一人拎着一个菜篮子,罗达抱着孙子,一家人朝着胡同外走。

几天前,他们就踩好点,知道接他们人在哪儿接他们,早上许婉如跟着罗明亮去走过一趟。

依然是小柳来接他们,许婉如他们还记得他,小柳面带微笑。

他不想吓着他们,尽量表现的亲和一些。

罗家人离开家门,中午时分,任来娣看见罗家大门上挂着的铁锁,有了主意,去到街道办和居委会告状。

“陈主任,我说的都是真的。你不信可以去到胡同里面问问,罗家人一定是去黑市买了很多肉,他家里天天飘着肉香,真是香死个人……”任来娣一个人巴拉巴拉的说了很多。

每一句话都在说罗家的坏话,但是陈主任沉默没有说什么。边上一位李干事,听到任来娣说罗家天天吃肉,眼神闪闪。

“任来娣,人家天天吃肉,不一定就是黑市买的,你有证据吗?”

陈主任的职责不是抓逛黑市的居民,她也不会去抓,说实话好多百姓都有悄悄的跑黑市,特别是前几年,不跑黑市活不下去。

她自己都去过黑市,还有家里的丈夫和老人,都去过。

“主任,哪还要证据,你家的肉票能供你家天天吃吗?”

李干事也来了劲,小算盘拨的哗哗响。

“小李不能这么说,罗家是从外地调来的,老家是农村,农村可以养猪,说不定是人家家里自己做的腊肉呢?难道我们还不许人家吃还是咋滴?不管是什么,也得搞清楚才能说。”

陈主任是个老好人,也是个真好人,她不喜欢那些成天告状,挑拨是非或者邀功的人。

也不希望自己管理的范围内,总是出现一些靠告状谋好处的人。以前蔡家婆媳俩,她一直都很同情,哪怕她们很烦人,看在她们都失去丈夫,带着孩子的份上,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还帮助她们找些散活接到家里做,能贴补家用。现在看来真不是啥好东西。

大家都心知肚明,谁家那一点肉够吃,家里条件好的,偶尔也会去黑市逛荡买点肉回来。给家里的孩子老人补补身体,偶尔家里来了贵客或者求人办事,都会去到黑市买点实用的东西,精大米,细面粉,肉,鸡蛋之类的。

谁家还没去过黑市,当然除了眼前的任来娣一家。

李干事不敢一味的和陈主任争执,转了一个弯,尬笑着说道,“是,还是主任有见地,不能冤枉好人,必须调查清楚才行。”

陈主任哪会不知道小李是个什么人,轻笑一下,只是对着任来娣说道,“你说的事,我们会调查的,也不能你随便来说,我们就去找罗家的麻烦,等调查清楚,我们会处理的。”

“主任,我说的都是真的。那我等你们调查的结果。”任来娣垮着一张老脸,走了出去。

从街道办事处出来,她又进了居委会告状,看样子是要把告黑状进行到底。

中海,某处院子

罗明亮带着家人介绍他工作的地方和一些事情,小柳陪伴在身边。

首长去开会还没有回来,许婉如没事帮着做事。

他们一家人除了在院子里面转,就是在厨房和休息室炕上坐坐。

一待就是一天,首长因为临时有事一直到傍晚时分才回来,稍作休息,才请来客人见面。

小柳请来罗家几位,走到客厅,里面的火盆刚刚燃起,温度依然不高。罗达见到首长的样子,“嗡”一下,脑海里面全是去年首长在他家搭饭的场景。

虽然早就知道,但是真的再见到,还是不一样的。

“首……长……好……”后面还带着尾音,微颤颤。

“老罗同志,放松点,就和去年那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多好,几位都坐。”

“谢谢首长,您和去年一样,别的变化都没有,就是又清瘦不少。”

许婉如好了很多,去年见的时候,她是知道首长身份的。去年就颤过,这次好了不少。看着从容了些。

“瘦点好,难得老来瘦。”首长笑容亲切,说话时乡音颇多。

说了一会儿话,许婉如拿出来带来的礼物,“首长,都是家里自己养的种的,没有一样东西是在外面买的,去年年成不错,带来给首长尝尝农家味道,也和我们感受一下丰收的喜悦,虽然这份喜悦来的迟点。”

“好。”首长开始只是以为都是一些干菜什么的,也没有放在心上。开始许婉如拿出来的是剁辣椒,干辣椒,还有腊豆腐。

到了后面,看到一条腊鱼,两条腊肉,腊鸡,香肠还有十几个鸡蛋,个顶个大 ,刚想问话,就听到许婉如介绍,“首长,家里带来的鸡蛋,是以前家里养的鸡下的蛋,别的地方想买都买不到,个顶个大,都是双黄蛋。”

首长高兴的拿起来看了看,真是个个都大。倒是有了一点兴趣,瞧了许久,也瞧不出来名堂,才揭过不提。

“小许很能干,上次听小罗说,你还要在家里养鱼,据说还买了几口大缸,做准备是不是?”首长可是记得小罗上回说的话。

“是,不怕首长笑话,我和亮子以前在老家挺懒的。家里的活都没啥,都愿意干,可是当初都读了高中,一直读到十七八岁,一直也没有在田里干过多少事,突然不读书了,要天天在家里干活,还很不习惯。才半天功夫就手掌心就打了几个血泡,心里不得劲的很。

也有些意不平,人也变得懒散,不想再做田里的活。在生产队是出了名的懒死鬼,我有两个哥哥轮流寄钱给钱给物,日子倒也不难过,只是那时不懂事,也不嫌丢人,整天在家里伺候那点菜地和几只鸡,也就伺候的精心,长得就比别人家的好。

亮子不下地,没事做,就在家里钻研那些吃吃喝喝的事,还带着我一起钻研。当初爹娘可没少说我们,说完以后又恨铁不成钢,悄悄的帮助我们……

后来想明白了,人勤快多了,这一下子忙习惯了。突然到燕京不做事,还真不习惯。想着就给自己找点事做做……”

许婉如一番话说了好几个意思。

首长听着也觉得眼前的孩子不错,至少诚实。小罗夫妻俩的情况,大致他是知道的。

小许说的和他知道的都差不多。

实诚,就不错,不是奸滑之人。用也用得放心,首长坦然的收下了那些礼物。当然许婉如也没有忘记要墨宝,还得给老家的二叔要个签名,在她看来一个也是签,十个二十个也是签。

她倒不贪心要真的签上二十个,只是还是要了首长一副墨宝。

首长欣然应允,高兴的给许婉如留下了一副墨宝。

罗家菜的味道,首长还记得,这一年来,他一直记得那味道,再吃今晚的晚饭之前,他还只是以为是手艺好。直到细细品味完,首长才明白,食材也是顶顶重要的。

一顿晚饭,宾主尽欢。

还有秘书为他们拍照留念,拍了很多张照片,许婉如特意留下钱,想每张都多要了六张,还问如果他们不保存底片,可不可以把底片给她。

秘书看了首长一眼,见首长点头,他才点头说可以。

回家的时候,是首长让人开车送他们一家回来的。

罗明亮依然是自己骑着自行车回家的。

到了家里,罗达都不敢相信,自己能被邀请去到首长家里做客,还和首长同桌吃饭,去年的搭饭不算。

为了等照片,又得待上几天,他要带着一套照片一起回去。

婉婉说了,那套以后挂在老家的宅子里面,罗达已经想好,回去就住在小四的宅子里,帮着看护房子,离大儿子小儿子家都近,也能相互照顾。暂且两年儿媳和孙子孙女们都不会搬到城里去住。

在家还要养猪养鸡赚钱,等没有小四的草粉以后,让老大家的老二家的都住到城里去,离的是近,但是住过去还是好一点。

他和老伴儿也没事进城住两天,小四在城里的房子,说好的,随他们两个老的住。

除了女婿还没有安置好,家里的三个儿子都有工作,他也不需要担心。

四儿媳确实是福星,嫁到自家来以后,带旺了小四的命。小四现在好了,进了燕京,一辈子都不用愁咯。

一晚上,老爷子思绪万千,想了很多很多,孙子那辈都想完了。想到未来孩子们的美好生活,他心里跟喝了蜂蜜一样,甜滋滋的。

第二天,吃过早饭,许婉如开始忙活手工制作肥皂的事情,模具还有一些要家伙什儿都有。

老太太闲着没事,带着孙子上胡同,让他和胡同里面没上学的孩子一起玩闹。来了好些天了,也该让孙子和周围的孩子处好关系。以后就是一起玩闹的小伙伴。时间长了还能处出来感情。

大宝一出去,周围的人都稀罕的不行。有些对罗家有不满情绪的人,也喜欢大宝,这孩子太招人疼了,一口一个伯伯爷爷,姨姨,还有长得白白嫩嫩的,大眼睛对着你闪几下,都不好意思不喜欢这孩子。

从此,大宝就成了胡同里面最有名的“别人家的孩子”。后话,此处不多说。

四月,真的开始春暖花开,北方的春天比南方来的迟些。

不少人开始脱下厚重的棉衣,换上薄袄子。

许婉如的菜园已经开始有了新鲜的蔬菜,黄瓜架子,苦瓜架子,还有要搭架子的,全部都装上架子。

因为有人打了招呼,居委会也知道,罗家人种菜也没有人说什么,反而有

头脑活络的人,开始跟着种了一点菜,也不多,主要是没有地方种。

几口大缸里面看着都有睡莲,但是睡莲下面就是鱼,一个鱼缸也就十来条。不是特别多,但是鱼苗都是空间出品,底下还有螺蛳,和虾,混合在一起养的。缸里的水都是空间水,不存在鱼不适应的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