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夫妻双双回六零 小说> 第25章 025(三章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章 025(三章合一)(1 / 2)

双抢已经开始,凤山生产队的男女老少, 稍稍勤快一点的, 都下田割稻。

罗达割稻的田, 是最热闹的,大家一边劳作还一边说话打岔,听罗达讲故事,说的都是从儿媳妇那儿听来的燕京所见所闻。

至于给他和家里人带了什么礼物, 他闭紧嘴巴从不说, 还严肃的交代自家的人,谁也不准在外面说,带了什么自己知道就行,还说都是许国强给婉婉买的这些礼物, 让她带回来给大家做礼物的。

因为是第一次出远门到燕京,才会有礼物的。以后要是再出门, 可就没有了,也别指望。也别说什么怪话,到时可别不怪他骂人。

家里人都明白, 交代孩子们,也不许到处说。

红星饭店

红星饭店的收益, 把另外两家饭店的收益远远甩在后面。经常性的受到服务公司领导的表扬,今年服务公司要推出来一个劳模, 是全地委的劳模。

也许还能参加省里的劳模评选。

劳模, 不好评的。前几天范义家特地找到他说了这事, 让他最近兢兢业业的工作, 不能出什么差错,正在挑选人选的关口。

中午,范大爷端着饭盒进来红星饭店,“大爷来了,饭菜已经做好?”

小陈见到进来的老人,笑眯眯的迎上去。

“嗯,亮子在里面吧?”

“在的,正在炒菜,您老/加工的肉,已经做好了。”

“好好好,哎呀,我进去先吃饭。”

范大爷攒了两个月的肉票,加上原来的,买了一斤五花肉,老早就起床排队卖肉,早早的给送到饭店给罗明亮,让他帮忙加工。

中午下班,范大爷早早的就来了,已经等不及了。似乎早就闻到了红烧肉的香味,那滋味美得很。

要是有口酒就更好了,不过范大爷最近一直很少喝酒,侄子儿女都不让他喝,他也算听话。依着孩子们的,他是不想孩子们整天不好好工作,把心思放在他身上,多耽搁工作。

进到厨房,范大爷站在罗明亮旁边,什么话也不说,只是静静的看着他炒菜,一举一动都是大家风范。

亮小子最近的成长的很快,饭菜是越做越好了,闻闻空中飘散的味儿,香,真香。

“亮子,你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范大爷来了,喏,你的红烧肉温在灶上。应该还有点烫,没办法大热天的,冷的慢,他还是给温在火边,那就更慢了。”

“好,麻烦了。我先出去吃饭,等会儿忙完出来陪我坐坐。”

“嗯,边上的豆角茄子也一起端出去吃,别看呀,我家摘的豆角和茄子,给您炒的。不要钱,您安心吃吧。”

“好嘞,多谢了。你家的菜随便炒炒就好吃,还别说是你炒的,味道肯定更好。”

现在范大爷家里的蔬菜也是从许婉如的菜园子里面摘的,每天他都是自己来摘的,有时候不来,也是因为家里有菜。

饭盒里面的米饭可是他自己从食堂打来的。

坐在饭店的一个角落,一盘红烧肉,一盘茄子炒豆角,一饭盒的糙米饭。

一个人静静的享受美味。

夏天,饭店的生意不是很好,也是一年的淡季。

每天的午饭和晚饭,都是三两只猫,但是罗明亮开辟了新的生意,就是每天中午除了卖点包子馒头,还卖冰甜酒和冰绿豆沙。清早煮好,等凉了,在水井里面澎几个小时,有些冰凉以后,再开始卖。

没想到生意还挺好的,不少的人还是愿意给家里的孩子买一碗喝喝,味道好。

罗明亮来了六十年代以后,厨艺长进不少。

他酿的米酒,味道纯正。稍稍在水井里面,澎一下,冰冰凉凉,喝下去能感受到,米酒的醇香还有适度的甜味。留在嘴里,喉腔的都是米酒的甜味和酒香。

补足了营业额的缺失,罗明亮能尽心尽力的做这些,是因为他们饭店现在就有效益工资,年底的奖金也是要看效益的。

他可不想自己的饭店收益比别的饭店差。

为了多点工资,他是卯足劲的干,在这样的年代,能挣钱的机会不多。家里养猪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还是三年灾荒闹的,要不也不会允许农民搞副业和手工业。

罗明亮的努力,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

夏日的柳城,炎炎烈日艳阳高照,在田里收割稻谷的农民们,热得想把天上的太阳揍下来。

全民双抢已经进入到收割稻谷的最后关头,许婉如带着三个孩子们回老家帮忙,给爹娘哥嫂们做做饭,做好后勤保障。

阳阳戴着草帽,带着弟弟妹妹俩在菜园子里面摘菜,“薇薇,大宝要红色的辣椒才能摘,知道不?”

“知道。”姐弟俩异口同声的答道。

都拎着他们专属的小菜篮,跟在哥哥后面,阳阳摘了几根黄瓜,又走到栽种西红柿的地方,摘了不少红彤彤的西红柿。

姑姑说了:要给他们凉拌西红柿,还放糖。

阳阳摘西红柿的时候,可开心了。

外面走来一群人,一位面容慈祥和蔼的老人,用带着地方特色的普通话,问道,“小朋友,你们家里有大人吗?”

阳阳转身看到老人,眨巴眨巴眼,大宝是个傻大胆,小脸上都是好奇,白白嫩嫩,萌萌哒,让半蹲着的老人很喜欢眼前讨喜的孩子,“哟,好可爱的伢子。”

“爷爷,你们是要讨水喝吗?”大宝可能以前和奶奶在家遇到这样的事情,问道点子上。

“对呀,你家大人呢?”

“我妈妈在家里做饭,爷爷要进去喝水吗?”

“好。”老人蹲下身,抱起眼前的小胖墩。

许婉如在屋内已经听到外面的说话声,洗洗手走出来,只是看到走在前头的老人,她吓的楞住在原地:怎么可能,他怎么可能来柳城。

吓得双腿直接哆哆嗦嗦,有点不听使唤,和前世的伟人是不一样,可是在苏家,她是看到过苏老爷子和伟人照片的。她记忆力一直不差,还记得很清楚,只是没有想到,他老人家怎么来了柳城还有凤山生产队。

也不知道上面知道吗?就这么大剌剌的来到农村,她看到后面还有几人,稍稍放心不少。

哆嗦了小会儿,许婉如才算稳住,不能在孩子们面前丢脸,强迫自己淡定,微笑着迎上去,“几位是要讨水喝吗?进堂屋先坐,几位是和凉白开还是白开水……”

服务绝对热情周到,能有缘分见到眼前的老人,运气可见很好,要是现在有卖彩票的,她一定会去买彩票,试试自己的运气,得有多好。

“凉白开就好,麻烦了,谢谢。”老人抱着大宝,两边跟着阳阳和薇薇,兄妹俩不放心,要跟着,看着弟弟。

“不麻烦,出门在外就是相互帮忙。”许婉如停下手里的事情,麻利的给几位客人倒水,干净的粗瓷碗一人一碗水。

顾不上家里的三个孩子,快速的进到厨房,从一边的水桶里拿出来一个大西瓜,手起刀落,切成很多块,用结婚时使用的瓷托盘端到堂屋。

“吃块西瓜吧,自家种的,尝尝味道。”

许婉如希望有机会和眼前的老人说说农村的事情,说不定有什么意外的收获。

老人看了一眼许婉如,没有想到普通农家居然有种西瓜,好奇的问道,“小同志有时间没有?和我们说说话?”

“有,不知道老人家要说什么?”

对于这样的机会,她求之不得,也想和老人好好说道说道。

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好好的说说农村的真实情况。

她不信上面就那么了解最底层的百姓,也了解百姓的真实情况。

老人温和一笑,坐在堂屋望向天空,然后收回目光,放在大宝身上,此时三个孩子规规矩矩的坐在专属的小板凳上吃着西瓜。

“想听听小同志说说,现在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和以前有什么区别?”

许婉如楞了一下,没想到人家主动问了她想说的话题,“老人家要听假话还是真话?”

老人一听更感兴趣了,真话/假话,看来有说头。“当然是想听真话。”

“那我得归纳一下,才能说,不能信口雌黄。”许婉如的脑海内正在飞速运转,快速的组织词语,想想改怎么避开敏感话题,又能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

“大部分都挺好的,就是有些条条框框制约或者说束缚我们农民大干特干……。”

许婉如说的再含蓄,可是对面的老人,是多聪明的人。怎么可能听不出来,老人没有说话,只是点点头,认真的思考。

可是另外几人,出了一身的汗,可不是热出来的。完全是急出来的,心中暗自腹诽:

【胆子天大,什么话也敢说】

【捅娄子了,这下可咋办?】

【哎呦,等会儿怎么办?】

【等着挨熊吧】

思考中的老人,没有说话,只是盯着外面火辣辣的太阳还有远处的田野,思绪万千。

许婉如在厨房做饭,刚才一位能做主的人,已经悄悄和许婉如打过招呼,问中午饭在这里吃可不可以,许婉如爽快的答应下来。

多做几个人的饭,没啥事,家里每天的菜也不差,都是空间菜,外面菜园子里面的菜,被她摘下来以后,放进空间放一段时间,然后再拿出来,味道要稍稍好一点。

近段时间给婆家人做饭,许婉如都是从空间拿出来的蔬菜,里面种的蔬菜,只是和外面菜园子的菜换一换。空间内种的菜,不但味道好,吃了对身体也很好。

厨房里,腊肉炖黄瓜,鸡蛋炒青椒,茄子炒豆角,炒仔南瓜,清炒苦瓜,西红柿鸡蛋汤,香菜炒豆豉,煎刁子鱼。

都是双份,而且每份都是超大份,家里人多孩子多,饭菜必须得多,要不根本不够吃,刚煮好锅巴粥,外面想起了大嗓门的说话声。

是下田割稻的家人回来了,堂屋大,摆了一张大圆桌,一张高四方桌,两桌人吃饭可以互不干涉。

老人身边的警卫员柳元福帮忙端菜,拿碗筷,盛饭。也是农村出来的孩子,见到干干的大米饭,也明白是,农忙时农村都是吃干的,即使家里条件差粮食不够,也是一样要吃干的。

倒没有和另外一人一样大惊小怪。还说农村条件好,能吃干的,比城里工人都要吃的好。

从燕京回来,许婉如再也没有大肆用空间里面的东西,也就是和今天一样换换蔬菜和粮食,别的都没有用过。

她总是不放心,对那位眼神不怀好意的老头不放心。总觉得老头没有完全相信她,不得不谨慎。

老人也缓了过来,似乎想明白了很多事,心中有了主意。此时正和三个孩子说话,三个孩子“爷爷,爷爷,爷爷”的喊,喊的还比亲的还热闹。

可把老人喜欢的不行,特别是大宝,白白嫩嫩的,三个孩子还特别讲卫生,身上没有农村孩子的脏,衣服上都是干干净净的。

罗达带着孩子们走了进来,隔壁玩闹的孩子们也乌央乌央的涌了进来。

“爹,娘,快洗洗手,进去吃饭,对了,家里还有六位客人,在咱家搭饭,是路过的。爹和客人去说说话……”

许婉如站在屋檐下,和罗达先透透话,免得公公等会儿不知道出什么洋相。

等会儿老人肯定还会旁敲侧击的问公爹农村的一些事,她也想透过公爹的嘴,说些真话。也能表达农民的心声,还有期盼,说不定真有什么好的变化。

许婉如心里百转千回,想了很多,既然有些人和前世的开国伟人不一样了,那有些历史进程是不是也可以改变那么一点点。

她没有野心也没有想过自己和老公能干出一番大事,他们就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经营好自己的家庭,把孩子抚养长大,让孩子有个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无害的人,她不要求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什么对社会有用的人。

只要孩子们以后不危害社会他人亲人,就算是为国家做了贡献。

罗达听到四儿媳的话,楞了一下,家里有客人搭饭,他快速的洗好手,见到自家的小孙子大宝,也在阳阳的辅助下从高门槛内爬了出来,“爷爷,奶奶,吃饭。”

“罗爷爷,黄奶奶吃饭。”阳阳和薇薇也跟在后面喊道。

“哎,大宝今天有没有听哥哥姐姐的话呀?”身上脏,罗达也就不抱自家的小孙子,只是弯下腰逗逗小孙子。

“听话,摘菜。”小胖手还指着菜园子求表扬。

“哈哈哈,好好好,听话好。要不要爷爷抱你进屋。”

“不,有锅锅(哥哥)。”

罗达进屋以后,和屋内的六人先见面寒暄,虽只是搭饭的客人,也得打招呼,进门就是客。

老人和罗达坐在屋角,说的欢快,开饭的时候都不愿意分开,要坐在一起吃饭。聊的很兴奋,老人有意无意的把罗家的底全部探了出来。

家里的几个孩子,几个孙子,都是干什么的,还有田地里面年成怎么样?家里人能吃几分饱,一年的开销,当听到说小四夫妻在城里买了房,家里最小的孩子居然能攒一笔钱买房。老人很感兴趣,接着问,怎么攒的钱。

罗达老脸通红,期期艾艾的还是说了,小四夫妻钱财的来源,买房子的钱,主要是来自许家兄弟,自家和小四能有什么钱,家里还有两个儿子呢。

这么多的钱,怎么可能攒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