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7 章(1 / 2)

宋姐看到上面的地址,再看到“价值三百万”几个字,当即笑开怀:“哎哟,字确实不错,人更有意思。拆开来看看?”

两个人都关注到了这封信,这事情真真巧合。两人既然感兴趣,这下也不顾别的信件,拿了剪刀,两人当场开封,准备看看里面到底写的是什么。

不说别的,第一眼确实是微震。

唐雪君下意识赞了一声:“好字。”

这年头钢笔字写得人多,要说写得好的人也很多。出版社眼见广,见过的文人多了去。面前这信纸展开,里面的字漂亮又清晰,笔锋带着不拘的凌冽。这样整齐却又有个人特色的字,那可不算多。

信封上寥寥几个字看不明显。到了信纸上,字密密麻麻,看上去就相当清楚。

信封和信纸一瞧就不属于便宜货。信封还算普遍的,里面信纸则是花了大价钱。唐雪君猜测是小河村的某位风趣的老先生投的稿。

如果不是老先生,怕是不会有花大钱买纸的讲究。如果不是风趣,更不会特意写上“价值三百万”。

唐雪君有了先入为主的念头,这才细看内容。细看之后,她更是睁大了眼,被文字的细腻所震撼。

《春居》并没有多少华美的辞藻,各种修辞手法用得也不算夸张。可不知道怎么,畅读下来好似梦中少女所见的春居,转眼出现在人眼前。

开头微微悬疑,后续又带上了浪漫的爱情。这种题材不算罕见,甚至唐雪君听过相似的戏曲,但这个故事就像是新瓶装旧酒,在白话畅销小说里到底不多见,读起来格外有趣。

至少论新颖,有。论文笔,也有。论有趣,着实让人想要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哪怕卖不到格外畅销,也不会成为无趣著作。

最绝的是文字内容结构上的把控力。文章在一万字的时候停住,卡在恰如其分的地方。正好卡在少女冲去邻家找小少年的时候。

唐雪君有点恼:怎么就不能再往下写点?她可想知道隔壁的少年长什么模样。是温和妥帖的,还是那种看似坏小伙,其实本质良善的。

同是在出版社里,两个人看书速度是十分快。区区十分钟,投稿来的这点内容就彻底看完了。

唐雪君有点恼,宋姐则是在那儿惊叹:“有意思。不能和红楼和游园惊梦比,但确实读上去非常通畅,不拗口,也没多少冷僻的词。如果出书,估计不少人会看。”

宋姐依依不舍松开看稿的手:“没想到现在的小姑娘这么厉害。”

唐雪君惊异看向宋姐:“小姑娘?”

宋姐点头,想起这事哭笑不得:“真的。我那姐妹是去乡下看外婆。她回来路上碰上的小姑娘。听描述长得特别特别好看。她给我讲了十句话,八句在夸那个姑娘漂亮。我也真是服了她。没见着人,我听着都像神仙下凡了。”

当然她也没想到,小姑娘长得漂亮,字却那么凌冽。而字那么凌冽的人,还能写出如此细腻的文字。这文章字里行间简直是将少女的心思剖在了明面上。

区区一万字,半个字没写到隔壁的小少年,硬生生已经让读者细品出来,少女是喜欢隔壁小少年的。

唐雪君自己这儿是早报。早报通常刊登的都是阳城新闻,以及一些广告、寻人启事等等。也有板块刊登的是短篇文章,很久不刊登长篇了。

长篇现在大都放在杂志上连载,杂志可不关她的事情。

宋姐也想着这个事:“我觉得最适合放在《碧玉》杂志。陶主编不正负责这个么?”

唐雪君一听《碧玉》杂志,当即就不乐意了。《碧玉》这杂志刚开始说是专程出来给女孩子看的。考虑到女人才了更了解女人,所以找了陶编辑。

但现在专门看这类书的姑娘不多,全阳城都没多少人订,所以销量一直不好。陶主编年纪大,思想太过深刻,想着《碧玉》这个名字也没说一定要写情感故事,觉得女孩子多懂点好,什么都改明白些,于是慢慢什么都往里加。

没有定位的后果是销量虽然涨了一点,但很快又毫无声息了,如今销量比以前还不如。

出版社都考虑着把这班人马一口气全换了,改去负责别的杂志。或者这班人马干脆停刊,重新开个新杂志。

《春居》这个故事不管怎么说,丢在《碧玉》里,属于碧玉蒙尘,浪费了故事本身。哪怕以后出版了,名气也完全不能一概而论。

唐雪君都没法维持日常的好态度,“啧”了一声:“不行。哪能丢《碧玉》里。还不如丢在早报上。长篇就长篇。不然《碧玉》停刊了,《春居》怎么办?”

宋姐顿时也想起《碧玉》可能要没了这个传闻,好奇问了声:“真要取消了?”

唐雪君压低声音:“怕是年内就没了。明年订杂志的名册里,要么直接删掉,要么改个名字出别的。陶主编前些天正在和上面磨呢。”

宋姐叹气。

早报说起来不合适,不过早报订的人最多,价格给的也还成。一次邮寄过来的内容能分三天发。宋姐这么一算,再看了一下稿子,发现还真能分成三天发的分量,分得是正正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