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我家别墅能穿越笔下看书阁> 五十年代极品(2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五十年代极品(29)(1 / 2)

“好,你小子,这下一家团聚了。”

刘团长拍拍何建国的肩膀说道。

“嗯,是,还是多亏了国家的随军政策,要不然也没法团圆。”

三人进屋,何建国一通介绍,双方在友好和谐的氛围下,认识了彼此。

媛媛打完招呼以后,就进房间端出来炒好的花生,瓜子还有一些老家的特产,橘子,冰糖橙。

“团长,政委,吃点橘子,冰糖橙,瓜子花生,别客气,都是我们自家的。”

武德市产橘子,还有一个柑橘大县。每个村或者很多人家都有橘子树,冰糖橙树。

一个个鲜活水灵的摆在那儿,看的刘团长,陶政委咂舌:

大户人家啊,资料上写的都没错,一点也没有夸大还有所保留。

“好,我们也尝尝来自凤山基地的水果。”陶政委没有矫情,率先拿起一个橘子剥开吃。

不吃,反而不好。

他塞给刘团长一个冰糖橙,“老刘,你也尝尝味道。”

多年搭档,刘团长也从善如流,接过冰糖橙,剥起来。

吃,得吃一个,他们不只是何建国的上司,还是战友。

太客气反而不好,有些生分。

在别人家,他们可能不会吃,哪家都缺水果,他们怎么好意思吃。

因为他们团没几位家里的条件能与何建国家的比。

倒不是何建国家里有钱啥的,主要是人家妻子以前在村里物资丰富。以后估计也不会缺,家里还有老父老母,还有几个哥哥,一家寄一些,也比他们的多。

人家不太缺这些,他们吃一个,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闲聊了一阵,算是认识了,两人才离开。

下楼的时候,还在感慨,“何建国那小子,福气真不错。看样子小彭人不错,蛮通情达理的。”

“第一次接触还不好说,以后多接触一段时间再下定论。”

陶政委是做思想工作的,可不是老刘那粗心的。

他不管什么事都不会轻易的下结论。做事更加的严谨。

“行吧,咱俩回去上班。”刘团长拍打几下老伙计的肩,然后大步流星的朝团部走。

“走。下午还有蛮多事要处理。”

随军的生活就此拉开。

两间房都还不小,儿子的房间放了一大一小两张床。

二老睡大床,两个小的睡小床,这是之前就安排好的,哪怕二老不常住,但以后家里来人,或者何家父母来探亲,也是可以住。

京都的冬日很冷,今儿一早难得就出了太阳,冬日暖阳。

星期天,孩子们也不用去团部的学校上学。

吃过早饭,孩子们就迫不及待的跑出去,楼梯间还能听到孩子们呼朋唤友的叫喊声,都是:

“快点,楼下集合。”

“慢点,等等我。”

全是诸如此类的叫喊声。

何家,大宝二宝吃完早饭,牵着嘎公嘎嘎的手,慢悠悠的下楼。

这几日,孩子们已经切换至普通话,在外面都是喊外公外婆,在家里才用家乡话喊嘎公嘎嘎。

“大宝,慢点。”彭爹牵着大外孙,叮嘱着。

二老还是说家乡话,但也在学习普通话。闺女说了,以后等过几年他们做事做不动了,跟着她住在外地,还得习惯说普通话。

二老没事在家里学着开始说。

为了闺女,虽然有些难,可是没事的,他们会学好。

坚决不给闺女丢人。

父母心中事事都是以媛媛为先。

“好,外公。”

楼下走几步就是篮球场,篮球场对面是菜园子。

家属楼的每一家都有菜园子,这里离市里有几十里,不让种菜谁天天去那么远买菜,有些不现实。

为此,家家户户都有两分地的菜园子。

对面前前后后一共好几排菜园子。

菜园子里现在光光的,啥也没有。荒凉一片。

小家伙俩已经认识自家对面的哥哥妹妹,马朝阳,马薇薇。

其余的还不熟,来了几天,有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读书的读书,还有的在家里因为天气冷,都是待在家里比较多。

下楼一群孩子们在篮球场撒野放肆的疯跑,下楼的大宝二宝望了一圈,发现了马大爷家的哥哥妹妹(姐姐)。

七岁的马朝阳带着妹妹也望见了新邻居何梓涵,何梓轩,挥舞着手,大声的喊道,“大宝,二宝,这边来玩。”

球场四周边缘,有不少自带马扎,坐在一起的军嫂。

“哎,来了。”大宝带着弟弟跑了几步,又停下,然后回头交代,“外公,外婆,你们坐在边上晒晒太阳。”

“去吧,好好玩。外公外婆看着你们。”彭爹笑着答应,让孩子们自己去玩。

二老自带小马扎,彭母还带着装毛线的篮子,坐在一边晒太阳,手里也不停,织着毛裤。

给两个外孙子织的毛裤,家里毛线多,彭母认真的织着,时不时的抬头,看看外孙子。

二老坐在一边,远离那些军嫂,认识的也没有几个。认识的关系也一般,再说了他们与年轻人没啥话题聊。

今儿星期天,家里请客,女婿何建国请战友们吃饭。

中午,是他们一营的所有军官。晚上是请团部的首长们。

下星期带他们去京都城里逛。刚吃完早饭,闺女就催着他们下来走动走动,晒晒太阳,别闷在家里。

家里,媛媛忙碌着,为中午饭开始做准备。二合面的馒头,二合面的白菜猪肉馅包子,还有碎米粥,一桌子硬菜下酒菜。

“建国,你剥花生,多剥些,晚饭也要用。”

面早就和好,包子馅也早就做好。只需要包好,下锅蒸。

倒是蛮快的。

“好,等下腊货我来洗,你别洗,冬天水冷。”

何建国忙交代一声。

“用热水洗,冷水怎么洗的干净。”一点生活常识也没有,撇嘴嫌弃。

“咳咳咳,我不是长期没有做饭,忘记了吗?”

何建国老脸一红,还真是,居然忘记了。

腊肉上全是烟尘,漆黑的,又有油,得用热水洗才能洗干净。冷水也成,可得用能刮的篾子才能洗干净。

家里现在可没有刮腊肉的篾子。

夫妻俩说话时,对面的马东带着妻子金晶推开门直接走了进来,“老何,我们来帮忙了。”

“坐,得了吧,嫂子能帮忙,你除了吃会干啥?”

那眼神刺眼,嫌弃马东嫌弃的不行。

马东很想爆走,一脚踢过去,可不敢。老何身边还站着弟妹,人家夫妻刚团聚,估计感情正好到不行。自己一脚踢过去,万一踢歪了,踢到弟妹,老何绝对会踢他几脚,不划算。

金晶以前也是工作的,可因为随军,从京都城搬来以后,也不方便天天跑去上班,干脆把工作给了娘家的妹妹。

她的工作不错,单位好,在毛纺厂做干事。

她小妹比她小很多,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正好需要一份工作。

正好。

她也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

住在城里时,虽然离的近,可夫妻俩也没法时常见面,能半年见一次就不错了。

丈夫家里都是军人,其实她家也差不多。父母曾经都是,现在兄弟们也是,只有她和小妹不是,她理解。

进门就问,“媛媛,我能为你干点什么?”

“晶晶,你剥花生。让剥花生的去洗腊货。”

“行嘞。”

马东一听说腊货,两眼发光,“老何,今儿用腊货招待我们啊,得造不少吧?”

“嗯,用腊货招待你们。使劲造吧,反正只做那么多,你想多吃也没有。”

与马东说话,一点也不客气。

媛媛没事,等洗腊肉的人洗好,自己才能有事做。配菜都洗好,切好,放在了一边,厨房一个煤炉正在蒸包子馒头。

她刚才一个人包了几十个包子。

糙碎米粥已经在煮。

一个小时后,何家从媛媛来了以后,第二次肉香味四溢,飘散的下面的篮球场都能闻到。

就有人议论啊:

“哟,闻着香味又是何营长家吧?”

“肯定的呀,他家今天请客,连着两顿都得请。人家家里条件好,咱这些人可比不了。”

说话那语气酸的哟,是二营长家是那位。她也想去吃,可人间没有请自家男人,她连蹭吃的机会都没有。

但也不好说人家瞧不起他家男人,因为中午请的是一营的军官。晚上是团部的各级军官,也是一营时常需要打交道的一些部门,不打交道也得请,免得被人说。

至于其他几营的,暂时安排不了,人家都没有请。

也不是瞧不起谁。

她酸归酸,可不敢多说。

边上一位军嫂,是从下面的一个地级市随军来的。羡慕的说道,“我不羡慕何营长爱人别的什么,就羡慕她老家物产富饶,能自留一些,家里多些吃食,零嘴,这些可是花钱都买不到的。”

二营长爱人听了,那张大嘴快撇到天际去了,不屑的说道,“你们城里人真是不知道柴米油盐贵。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还想吃零嘴,你们真是够有钱的。”

其实二营长的爱人心里是羡慕的,她家孩子能吃饱肚子就谢天谢地了。

虽然现在粮食有增产,可因为是集体劳作,其实也没有试验时的亩产那么高。

大家照顾田地没有田地归自家时照料的那么上心那么精心。

增产一些也没有让人吃饱,还是缺粮食。

各种物资一样的缺。

今天,何家是高朋满座。一营的军官们,被一桌子好吃的好喝的震翻了。

真的,好菜,硬菜,大菜,粥,馒头,包子,好酒。嚯,居然是茅台酒,这群人不是没有喝过茅台,可也难得喝一次。

个个都疯了一样,盯着茅台看。

晚饭,一样的标准,马东也陪吃陪喝。

与团部首长一起吃饭,他肯定要在啊。

他善言谈,有他在座不会冷场。

一天的时间,媛媛总算是忙完了。累的晚上都不想动。

夜晚,房间只有夫妻俩,何建国边给媛媛按摩老腰,边心疼道,“下次咱不请客了,一天累惨了。”

“以后再说吧。”

随军的日子平淡如水,没有什么大的波澜掀起。

唯一的一点波澜就是关建军也在几年后调到何建国一个团认职。

就是何建国也没有想到,居然这么巧。

有点出乎他的意料,当然他也没有太在意,也足够相信妻子。

关建军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孩子,关家父母急的不行,几次要关建军离婚再娶。可关建军怎么也不愿意,慢慢的也不愿意回家探亲,不愿意让妻子被父母嫌弃。

只是偶尔在家属区见到何家的几个孩子,他眼中有渴望。他也想有自己的孩子,可妻子无法生,他也不能因为这个□□再娶。

关家父母算是得了报应,家里最有出息的儿子,多年不回家,等到他们大病重病不行时才回家。(后话)

十年多眨眼间,转眼媛媛已经是中年妇女,时间也就进入了一九八零。

家里的孩子们,读大学的读大学,最小的也十几岁,上了初中。

这些年她跟着何建国东跑西颠的,京都大军区的所有地方全调动了一个遍。

刚随军第二年,就在马东的介绍下,在京都买下了第一套房子,这些年又买了几套。

家里四个孩子三男一女,都有了自己的房产。

何父何母已经退休,在去年也来了京都,与彭爹彭母一起跟着何建国过日子。

何建国现在级别高,在京都市里上班,依然是军人。在京都军区大院中也有分配房子,只是家里有老人有孩子,房子不够住。

一大家子住在前些年媛媛买的三进院中。

院子找来的老匠人装修,用古法装修的,只是厨房,卫生间里面狠狠的改了。

但外边看不出来,还是古香古色。

里面先进还实用。

前后院有花草,有菜园子,两边的老人爱好都照顾到了。

后院一半是培育的冰霄花,一半种的菜。前院里面有活动的地方,也有各种花花草草。

四位老人相处的蛮好,一天到晚各自有事做,没事与街坊邻居聊聊天,说说家里的一些琐碎事。

人到中年,媛媛开启了事业。

自己做生意,用培育冰霄花挣的钱开公司。

家里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她自己不管理,也不会管理,只是给出大方向,在幕后出主意。

一家人相处的和和睦睦,与何建军,何彩云两家关系也处理的不错。

彭家的四兄弟都听话,知道听妹子的话,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

现在国家政策好,分田到户以后,他们不靠种田,而是依然培育冰霄花卖给国家。

村里的其他人赚的比他们少多了,毕竟差了关键技术。

家里挣的钱在小妹的指点下,在市里买房,在省里买房,再买就是京都了。

垂垂老矣的媛媛,听到一个消息,陈玉莲死了,死于一位老渣男的原配撕打下。

老了还勾搭男人,真是服了。

她不知道,陈玉莲到死都没有想明白,自己比彭家八斤宝差了哪儿。

怎么两辈子都比不上她。

死去多年的关家父母,在临死前更是没有想明白,自家三儿怎么就不听话,不离婚再娶,一辈子没一个孩子,他们是被气死的。

眼瞅着老彭家里八斤宝儿女双全,一共生了三男一女,要是当初自己不搅和,也许自家儿子也能有三子一女,不会到老成孤寡老人。

再不甘心也白搭,既定的事实,他们也改变不了。

儿子们在何建国的影响下考军校,进部队。最小的闺女,艺术细胞爆棚,超有艺术天分。大学毕业就结婚然后生孩子继续深造两不误。

媛媛的公司,一直都是专业的人士管理。到最后,进入新时代,她持了一些后世会爆发的高科技及互联网大公司的股份。自己结束公司,专心吃各持股集团的分红就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