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大西洋在哪> 第四百二十八章 婚房(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八章 婚房(二)(1 / 2)

(求订阅!求票票!)

英国航海家亨利·哈德逊自荷兰阿姆斯特丹启程,寻找通往亚洲的快捷方式,1609年4月4日意外发现了北美东北地区的新天地。

至今纽约已经300岁了。

自从哈德逊抵达曼哈顿这片海岸,人们在这里寻觅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家园,400年以来一直在这样的梦想之中不断地重塑着它。

它像是一张罗森伯格的画布,画上去,再涂掉,不断被新的理想层层覆盖,很少思量过原先有过什么,而后又被逐渐覆盖,消失无踪。

一篇1860年的挽歌中,诗人惠特曼的《曼纳哈塔》将这里描绘为筑巢于海湾和河流之上的岛屿之城,一个潮水涨落之城,一个人性潮流之城。

“移民到来,每周一万五至二万人??人行道拥挤不堪,车辆,百老汇,女人,商店和演出。”

“匆匆的和闪耀的流水的城市!塔尖与桅樯耸立的城市!蹲在海湾里的城市!我的城市!”

然而,就在高耸的塔楼和大厦之前,在密布的街道和建筑之前,在布鲁明黛尔大道之前,在百老汇之前,在农场之前,在英国人来到之前,在荷兰人来到之前,在亨利·哈德逊之前,有一个叫做曼纳哈塔(印第安人称呼曼哈顿岛的原名)的小岛,岛上遍布着小山丘。

曼哈顿以前被德拉瓦人占据,他们被称为“真正的民族”,是最古老的阿尔冈琴部落。

曼哈顿是他们夏季主要的活动领地——从汉普顿到布朗克斯德拉瓦人居住的长屋,可能还要更向北些。

这里既是一个狩猎场,还是一个令人惊喜的捕鱼场,鲥鱼、鲈鱼、鲟鱼和牡蛎产量都很丰富,被丢弃的牡蛎空壳在山中堆积起来被称作垃圾堆。

对他们烹饪时留下的灰烬分析表明,谷类和豆类相对于海鲜来说是他们的次要食物。

他们最大的一个聚集地在茵伍德,就是现在市中心社区围绕的弗利广场,附近还有一个大水池。

在西部村附近是一个捕鱼场,一条叫做敏内塔的溪流顺着敏内塔街蜿蜒流过华盛顿广场公园,再穿过现在称为西部村的萨波卡尼肯,最后在查尔顿街汇入哈德逊河。

根据荷兰人的记载,萨波卡尼肯曾经种植着烟草。

亨利·哈德逊的主要设想是要在这里建成通往东部的要塞。

所以当1609年9月他把“半月号”,一艘85英尺长、涂满华丽图案的轮船停泊在这里,就将曼哈顿看作是航海重镇。

这里有“非常丰富的各种木材适合造船”,船上的日志记载。

他还记录下德拉瓦人令人印象深刻的铜烟管,据说德拉瓦人认为他的船是“一所装满各种颜料的大房子。”

哈德逊的船员们并没有对他们发现的岛屿进行全面的探索。

但是,对于德拉瓦人来说,曼哈顿吸引他们的则是这里多样的生态环境。

这里每英亩土地上有比黄石公园更多的生态群落,每英亩土地上的本土植物品种要超过优山美地。

例如,这里有30种兰花,此外,还有230种鸟类,近80种鱼类,加上熊、狼、海狸、水獭,以及许多其它种类的动物。

不过,这里没有八哥,那是19世纪末才引进到中央公园附近的,也很可能没有加拿大鹅。

支持这片丰饶土地的是66英里长的河流,21个池塘和300眼泉水,它们依靠14000年前塑造曼哈顿地形的冰川融化后渗入深层沙土中的水分滋养。

在曼哈顿,与其他东部森林的情况一样,德拉瓦人改变了这里的环境,通过烧荒以清理草木方便出行。

更重要的是用以创造适于狩猎的生态系统——东哈莱姆是一片热带稀树大草原式的草地,宽广而辽阔,时常人为点燃的大火把这里变成了捕获猎物的最佳场所。

集池,大约70英尺深,是岛上最大的新鲜水源,多少年来一直是曼纳哈塔下区文明的中心。

德拉瓦人在它的西南方定居,大约有100人,住在三个长屋六个棚屋内。

荷兰人和英国人来到后用它作为水源和捕鱼,1734年,用网捕鱼被禁止。

有传闻称该河曾出现类似尼斯湖水怪的怪物,被一名黑森士兵消灭。

19世纪初,河岸边兴起的制革业彻底毒害了它的水源。

沿着里斯本纳溪开凿了一条运河,今天的坚尼街就从这里汲水。

大家所知道的贫民窟“五点”就建在湿地边上,充满恶臭成了它引人注意的特点。

1609年9月12号,亨利·哈德逊,一名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寻找向东的新航道的英国船长将“半月号”抛锚在曼纳哈塔,船长日志上写:

“这是一个人能登陆的最好地方。”德拉瓦人乘坐独木舟出现了,哈德逊和他们交换豆类和牡蛎。

后来,大约在杰弗里护克,现在的乔治·华盛顿桥曼哈顿终点,德拉瓦人攻击了“半月号”。

只是后来,随着大批移民的到来,曼哈顿不复之前的森林环绕,钢筋水泥遍布小岛。

以至于中央公园成了曼哈顿居民最为看重的景观,除此之外,好像也别无去处。

黎耀阳买下这栋豪宅,足足花费了上百万美刀,又投入了几十万美刀将附近的地皮和树木买下,就是为了保护眼前这一抹绿意。

买地皮买树花的钱都快买一套房子了,但为了私密而惬意的环境也值了。

在这方面黎耀阳从来不吝惜资金,该花就得花,省下来干嘛?留给败家子浪费吗?

他可不希望未来住在这,放眼望去都是楼房,他需要这抹绿意保护视力。

紧接着,他又聘请专业设计师对房内装饰进行改造升级,整体风格变成了典型的美式田园风,运用大量原木材料让室内外融为一体。

花园没有过多干涉,因为阿香想要施展才华,那就交给她,相信作为女主人的她一定能够打理好花园。

就这样,他在纽约忙活了半个月,这才准备返回大西洋城。

走之前,他跟瞎老头长谈了一番。

原本希望瞎老头未来搬到新房子去住,方便照顾。

但老头犯倔,死活不去,就算要搬家也要去大西洋城,跟他那些老兄弟们住在一起。

黎耀阳倒是没什么意见,反正他未来大部分时间都在大西洋城,照顾起来更方便。

————————

刚回到大西洋城,王红找到黎耀阳欲言又止。

“怎么了?有话就说。”他边整理文件边说。

“额~就是,我有个闺蜜,她想要见见你。”

“什么?你闺蜜想见我?”

黎耀阳无语,自己又不是什么明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