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史路冲天> 621.茅山法脉说金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21.茅山法脉说金丹(1 / 2)

随后,朱经易就开始给大家讲了起来,从三茅真君开始,西汉开派,一直到杨曦等人传授《上清大洞真经》,在这个期间,葛洪修炼于茅山抱朴峰,著成《抱朴子》,这是道教宗教哲学和原始化学炼丹术的重要著作。葛洪的丹鼎派,他的《抱朴子·内篇》为神仙道教构造了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为道教在南北朝时期的成熟准备了条件。南朝齐梁陶弘景隐居茅山四零多年,编撰《真诰》,纂集上清法术《登真秘诀》,编订《真灵位业图》,使上清派的教义、教理和神仙谱系更为完备。茅山道教,奉茅氏三兄弟为祖师,尊魏华存为第一代太师,杨羲为第一代玄师。唐宋是茅山道教的全盛时期,朝廷推崇。李氏皇朝自称道教祖师老子李耳的后裔。宋真宗也造了“天书”,下降“圣祖降临”的道教神话,借神权巩固皇权。宋徽宗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宋哲宗时,道教名声显赫,道士与皇帝直接书信来往,为帝后授箓。朝廷给茅山道士加封赠号,赐田度人,题词赠宝,敕建宫观,宫观庵院发展到二五零多处。茅山道教遍及大江南北,流传海外。淳祐九年(一二四九年)宋理宗御书“上清宗坛”,置于元符万宁宫“宗坛祠”。

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三山”符箓归正一、全真派的传入与发展。因此,茅山派的修行以符箓为主,此外茅山上清派以《上清大洞真经》、《黄庭经》两大经典为依托,注重本身的精炁神修持,通过存思服食天地间的灵气以及神灵的真炁,从而可以修炼成仙。在道教的诸多派别中,茅山上清派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有经戒、科仪、符箓、斋醮、炼养、金丹等多种修行方式。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了一下,茅山的派别,南茅山上清宗、清微派、天道派、如意门;北茅山玄清宗又称玄宗派;茅山十二分支阴山派、三鬼派、清幽门、九龙宗、仙阳门、云霄宗、灵宗派、大罗宗、阎明宗、金广门、圣威宗、月明派。

民间什么大茅山派、观音茅山教、茆闾二教、北传茅山、南传茅山、苏州茅山、西天茅山、茅山真心教、茅山各家教等,不能说是假的,因为或多或少都和茅山的弟子有些关系!

大茅山派于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江西等地流传最多,抛开贵州来看,大茅山文化应该是发展于长江流域。奉茅山李老君、茅山法王为祖师。主要是驱邪退煞等,也有部分治病的水法。值得关注的是大茅山派在巴蜀的传教仪式和其它地区又有不同之处,称之为上茅山。

上茅山即是师父带着弟子到一处空地或山上,先以香烛供品祭祀,理论上类似风水的“买地”。买下的地,再通过变神,变坛,布五方,将此地化为茅山,取一个在茅山上传法的意思。从整体法脉来看,并没有三茅君、魏夫人、陶祖师的相关资料,所以大茅山的起源应该和上清派没有太大关系。

许乐听着这个法子眼前一亮,这不就是萨摩耶吗,这是做坛城啊,有点意思了!

然后又听到观音茅山教此法传承不是很广,不过在湘赣闽粤等地有迹可循。从咒语和行法上来看,风格贴近湘南地区,所以起源地应该就是这一地带。但是又有人说观音茅山教真正扬名的地方是在南粤,为人熟知是因为在反清复明时期的南传一零八教的其中一教,便是观音茅山教。后证实两个法脉并非一脉,南粤地区的观音茅山教在南传法中称之为下茅山观音教,是南传法祖胡法旺的茅山胡家教分支,传法祖师为胡亚辉。

北传茅山北传茅山派就是以赣南民间茅山法为主要法脉的民间法。主要流传在湘赣一带,相传是历代茅山祖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正法。北传茅山法多以驱邪、杀鬼、治病、和合、消灾为主。

茆闾二教茆闾二教的内容还是主要在一些法科上,可以说以茅山为名的众多法脉,除茅山上清外,只有三山中的茆山和茆闾二教,有单独的法科形式。

南传茅山该派所传法术,不是单纯的南传法。比如法脉中含有止血、号疮、咒羊子(淋巴肿块)、退煞等等川法绝技,多数与普通法门相似。而既然是南传茅山,肯定也少不了南传法的影子。香江片里经常提到一些取尸体油、炼尸体和养小鬼,也就是现如今流传在闽越、香江、宝岛、东南亚地区的茅山术。

实际上南传茅山,这个法脉既不出于三茅君,也不出于李老君。这其实就是出自南传法祖胡法旺的南传一零八教。其实现在网络上各种茅山某家教,都是出自这里。而相同的地方就是南传法的核心内容了。点打,反打,闭打,神打,神拳,僮身等。

姑苏茅山相比其他的茅山法,姑苏茅山是最贴近正统茅山的一个法脉了。两地相近,直线距离只隔了一个湖,如果上清的法脉往外流传,首先到达的地方无非就是周边等地。而除姑苏外,其它地区并没有传出有关茅山的法脉,所以姑苏是上清除句容外的首要传教点。再看祖师,姑苏茅山的祖师即为三茅真君。这里说的祖师是起教祖师,也就是创立教门的先人。

但是,姑苏茅山发展至今,在符箓、咒语上已经逐渐有了自己的风格,又融合了部分佛法,更偏向于巴渝地区的法术,与上清派鲜有可联系的地方。但是从功法上来看,依旧延续着上清派的传承。比如在符箓上主张内练,兵马也是五行兵马。

西天茅山源自西天如来教。西天如来教主要分为三大支脉,即西天如来茅山教、西天如来吕山教和西天如来大圣教。西天茅山教又分雄文堂和清水教、观音教。西天茅山法中的雄文堂以闭打、顶刀(刀砍不破)、顿刀、扶乩的符咒为专长。清水教则可以收邪治瘟、神坛出游、破刀、铜皮铁骨、制降头百煞、寄打。观音教则以五雷赶邪、旺店催财、过身喝斩、喝令扶童(扶乩)、落阴游地狱(下阴)闻名。可以看出西天茅山也是以南传法为主的一个法脉,不过又稍微掺杂着一些民间实用技法。

其他的茅山法就不一一赘述了,毕竟庞大的分支有太多难以寻迹的地方。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茅山法不外乎分为三种风格南传法风格,道法风格,巫道坛风格。

南传法风格便是类似南传茅山这种以扶乩,僮身,铜皮铁骨,炼小鬼等事的法术。道法风格便是正统的茅山上清派法术、科仪、符咒等,多是用于超度、祈福消灾、驱邪退煞。巫道坛风格便是大茅山这种起源于川贵鄂湘地区的法术类别,主要专攻水法治病,祈福消灾,驱邪退煞。

由于历史上统治阶之级以正统的立场对巫术与“淫祀”加以禁绝,使巫教的生存变得十分艰难。于是,巫教(巫法)开始寻求出路,首先就是与道教靠拢,使民间也认同它们同属于道教。由此巫道逐渐产生新的结合,在民间形成既巫既道、内巫外道之“道(教)法(教)二门”形态。之前流传于南方部分的小流派以道教三山正统的茅山为名,自立教派。而后南传法延生的一零八教,便是胡法旺学过一些巫道坛的茅山法或正统茅山法,所以便以茅山为名。

上清派的秘法经过抗战和文化之革之命两次洗礼后已经分散到民间各处,乃至在茅山上至今没有恢复到之前的完整传承。而分散出去的这些道法只掌握在民间法师手中,再融合本有的民间道法,便是新的一种茅山法坛。

很多民间茅山最初也是源自上清法脉,但是经过改朝换代,行法风格也在不停的变换。在咒语和符箓、科仪上,逐渐取消密咒(唵哄哄和明天帝日等密咒),符头符脚等。虽然表面的形式被改的面目全非,甚至融合着佛法、巫法,但是在传承上,仍然可以追溯至古时候的上清派。

许乐等人听得是津津有味啊,这一讲讲了一个多小时啊,随后进来一个坤道,冲着大家施了一礼,朱经易请坤道带着众位女福主去她们那边先讲述《黄庭经》,然后再讲一下金丹法门!

随后老道给留下来的男的开始讲了起来,光亦然不知道为什么这老道给讲的这么多,这说明许乐应该是另有身份啊!

“师叔,我先给你们讲一下金液还丹,金液还丹乃是难遇易成之道,因为遇靠德行,成靠造化,所以修心修德则可以得至人点化,明万物造化之理自然可以通解玄中的真机。

故劝人修行者,首当劝人立正人生,端正心行,发得自性,重德为本,其次才导人进入玄宫,认清本来,返回真常,验证金身。

“天人合一金光法”正是围绕这两点而展开的。法至简则容易合道,行至简则容易归真。

历史上丹法之曲籍汗牛充栋,后人不审精华与糟粕,成功与否都收录到“道藏”中。真传总是知者不言,因此丹经多见实验操作,却难窥提纲之总绳。道谓阴阳,阴阳真假,所以“道藏”之中真假藏,好教世人自度量,生死相参无极果,道德原来非文章。”

许乐点着头,是啊,他也看过道藏,感觉比佛家的还难理解呢?

“修真了道,当重道修德。重道是立场,立足当然要简朴先行,站稳立场看准方向。修德是积累,修成全靠铁杆能成针的意志。因此先道后德与先性后命有同样的性质。立道之中不是靠凡心,而是元神,积德累行要运用凡心,因此丹成以后是明心见性。”

随后,老道给大家讲起来一、先道后德把握的是天时之契机,修炼的是太乙之元神。初法一乘的积累能量主要是靠位置的转换获得的,当人看到心脏中白色的荷花时,也就是自己神的信息吻合于师父的信号。心是属火的,所以向下丹田运动(下)。锅下(鼎下)有火,锅中的水也就必然蒸腾上升而化作气,气乃肾水所化,肾水又来自华池,华池与锅之间存在有形到无形的转换,是阳中之阴,而锅中之水变作气是无形到有形,这是阴中之阳,仍返华池,这是人体内物质运动由意念调整的合道行径,得道之推动也就是相反而来。

但是要注意,锅上的莲花是主,她不是火,而是在放光,光与火的性质完全不同。光可以借助于阴性能量发出或转化,而火却需要阳性能量的提供,所以用火不如用发光的能量物体代替。在初乘之中是没有锅的,在“缘法三乘”之中却是主要形体。这就是物质的用处因时而异。

为什么男性要用白色莲花放出的金光照亮全身而女性却仅照腹腔呢?这都是因为男女身体的性质差异,以形体上说,男性为阴而一点(生殖系统)为阳,女性则反之。所以意念上要注意这个适应反向的配合,金光是阳性的,要照遍男性的身体(阴),女子却仅照腹部即可。

初乘功法的验证,也就是要从假到真的看见白色的莲花。莲花仅仅是信号的总和代表,是散漫而抽象的,属阴性,如果过渡到人形的信息代替了莲花,也就是有一位师父的形象显形于体内莲花的位置,那么就还到具体(阳)的一面来了,这就是通灵的初步成效。

这种通灵既要完成由无到有的过程,还要让信号或师父帮助去打通身体这个小周天的所有关窍。

这种通灵比起向外的通灵来是阴性的(体内),所以是基础。接圣住心是先调整阴性的一面,以达到筑基建鼎的要求。请进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了圣住心是忘我的结果,也是“我即是佛”的境界开始。当然,有很多人的自身信号(根基)大于外界请进来的信号,这个时候所看到的体内事物可能是另外~回事,但是其精华都要归结到莲花那里去。

初法一乘是一个开放性的法,而且是在阴性的信号和位置上开放自己,是主动地请进来。

所以说

生命的开放(炼神至虚)则长久。

修炼的开放(自然、无心、忘我)则功成。

传道的开放,(民以自化则为民归真(家)。

合于常道则成真(功成身退)。

第二部分就是递法二乘是金光法中天人和一的基础。从形象上说“默运乾坤”是走出去。乾坤是物质世界的客观信号。将大的信号请到小的腹部中来,这也是一个颠倒。人的信息(荷花上的小人)来到圆圈的中间,也就暗示信号来宇宙之间。人的形体与宇宙是全息对应的,所以“递法二乘”的观想是在将自己个体的信息放到宇宙的全息中去。两次的颠倒造成了合于道性的格局,所以一般在出现人形之后很容易就采积到能量。

外圈的卵园形是宇宙的全息形状,生物界大部分都是依此而自生其形,人也不例外,也是中间大,两端小。卵园立于莲花上,也就是建立在自性和神的运动上。所以是练神和神修的基础。卵园上开口则是象征人的百会穴从阴性的一面已经打开而促进形体的开通。

内圈八角的园是太极八卦球的一个剖面。人的神一开始是被动受太极球运动左右的,所以人的平面与球的剖平面是平行的,身与其位置是在太极球的中心偏外。随着能量提高和智慧(元神)的加深,元神就会逐步进入太极球的黄庭之中,并且头对乾,脚对坤,以此更利于积蓄能量和自由运动。

外圈是先天的信号(本来),所以男子要作逆时针转动,以取阳性内敛,左旋为收敛。

内圈是后天的信号(束缚),因此男子要作顺时针旋转,男子后天执着,以取心相开放。右旋为开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