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4-仁者之心(1 / 2)

写完日后让众多学子崩溃的科举题集,木离又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从字面理解就是两种或者几种品种稻谷的后代。木离利用天赋能力合成了好几种,准备悄悄种下观察。

木离此时虽能弄出成品,但靠的是自己的木系天赋,并不知道如何靠普通人的手段做到,自然不能传播出去,否则日后但有变故,传承断代,此稻种岂不是要失传?

研究原理费时长久,不是一日之功,于是木离打算换换脑子,转身就投入了医书的怀抱。显然,身为修行者的木离压根就没放弃创造那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法子。

另一边燕承文的水泥研究也不顺利。

水泥这个概念也是木离告诉燕承文的,只是到底是什么东西,谁也不知道。燕承文觉得这种有挑战性的东西很能激发他的热情,欢天喜地的搞发明去了。

因为并不知道水泥的性质和用法,燕承文按照字面意思,开始只造出来一滩泥水混合物,后来经过慢慢摸索,发现水泥此物是一种胶凝材料,只是现今造出来的效果并不好。

此物于国有大用,连燕帝都重视起来,命燕承文和工部继续研究。一时间燕承文忙得都不见人影。

工部众人忙得废寝忘食,一个人恨不得掰成两个人来用,燕亭玥的公主府修建进度自然受了影响。燕亭玥虽恨不得能立马出宫,奈何条件不允许,只好老实在宫里待着。

顾明蔷在长公主身边过得不错,在宫中见证了燕亭珊对言子烨的痴恋,苦求,到最后的放弃后,顾明蔷不由心生怯意,只将对言子烨的情愫深埋心底。

燕亭珊有些心灰意冷,只觉得自己这辈子与言子烨怕是无缘无分,一时间看起来倒是十足的憔悴。

燕帝颇有些恨不成钢,这个女儿也不知像谁,脑子里尽是些情情爱爱。最后燕帝给燕亭珊选了个气质与言子烨相似的驸马,将这个女儿迅速嫁了出去,眼不见心不烦。

燕亭珊婚后对言子烨还是不能忘怀,做了一些不合时宜的举动,让驸马颇为难堪,闹出好大一场笑话。

……

宫中,谢贵妃与黄皮过着养老的日子,与杨妃成了一对好闺蜜。闺蜜二人组平时的乐趣就是与惠妃一起看言妃与梅嫔的宫斗大戏。

梅嫔虽然得宠,但位份毕竟不如言妃,只能偶尔在燕帝耳边吹吹枕头风,让燕帝给了言妃几次没脸,只是言妃靠的是家世,燕帝也不可能废了言妃。

一时间梅嫔在宫中过得有些艰难。

恰逢此时临州发生洪涝,洛河决堤,梅嫔联合卫思颐与燕承宏一起发力,才艰难的得到了赈灾的机会。

自六月后,临州之地连日倾盆大雨,各处山水暴注,洛河水位暴涨,以致于冲决堤堰淹没田庐。洪水肆虐,山水冲刷,十里长亭,少有生还,穷乡良民,失之七八。

百姓们本就看天吃饭,一场洪灾下来,辛辛苦苦许多年,一朝回到解放前。生还的百姓们身无长物,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人若饿极了比猛兽还可怕,为了生存,渐渐滋生出许多恶念。好在临州知州反应及时,开放粮仓,安置流民,勉强稳住了局势。

不过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各州府的存粮坚持不了多久,更让人忧心的是大灾后必有大疫,洪灾中死的人畜太多,临州知州不敢心存侥幸。

燕承宏得知临州的严峻情况,迅速带着户部工部官员和御医赶赴临州。

带着辎重赶路,行程自然快不到哪里去,燕承宏想把这差事办的漂亮,自然心中焦急。行至半路,燕承宏命众人加速赶路,自己带着几个侍从先行。

快马加鞭赶到临州,燕承宏并未马上去知州府,而是深入灾民中了解情况。

看着这些百姓衣衫篓缕,面黄肌瘦的脸上绝望中带着希望,燕承宏内心震动,他从未如此直观的感受到责任的沉重。

自小梅嫔便对他要求甚严,要他事事做到最好。他也不是天生就有野心的,只是梅嫔总告诉他要努力,要去争,要去抢,要成为最尊贵的人。从前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而今他明白了,这是梅嫔的愿望,不是他的。

他还是会去争去抢,努力坐到最高的位置。但不会是完全为了权势,为了荣耀,而是为了将传承了近两百年的大燕发扬光大,为了天下万民安居乐业。

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没有万民又哪里来的君王呢?

燕承宏自此萌发了仁者之心,开始蜕变。

临州局势还算稳定,等辎重到达就能缓解灾民的情况。如今更重要的是洛河的堤坝需要重建,但来之前梅尚书曾透露国库不丰,若要修建河堤,光靠朝廷拨款必是不够的,缺口的款项怕是要他自行筹集了。

燕承宏第一次办这种大事,心中既紧张又振奋,若是这次赈灾筹款之事办好了,自己不但能得到民间声望,在朝堂上也能获得资历,父皇也能更看重自己几分,一举三得。不过当前还需了解城中富户的信息。

临州出现洪灾,升斗小民朝不保夕,当地富户豪强日子依旧过得歌舞升平,燕承宏心中不是滋味,决定要在这些肥羊身上狠狠褥一把羊毛,当下便毫不迟疑的去了知州府。

知州王大人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这段时间为了安置灾民预防疫病忙得焦头烂额,嘴角都起了好几个燎泡。得知翼亲王上门,王大人心中惊喜不已,忙整理好衣冠出门迎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