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47. 大雨 有道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无赖管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7. 大雨 有道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无赖管用……(1 / 2)

唐刺史和朝廷派遣的使者抵达安南时,已经是来年春月。

每年月,本就是春雨多发的季节,安南今年目前的降雨量比之往年更甚。但即便是下着雨,此刻安南县城门处依旧一片川流不息的热闹景象。

“这,这竟是安南!”使者瞧见眼前这片繁荣,再一次大感震惊。

之前刚踏进安南地界,行走在堪比北地一些重要府城才能修建得出来的平整又宽敞的道路上时,使者就已经被深深震惊了一次。

也莫说是使者,便是唐刺史今日受到的震惊也不小。

要知道裕州作为管辖安南的上级府城,辖下好些官道的修建标准,也是比不得如今安南了。

待到来到衙门,对着韩彻宣读朝廷此次下发的圣旨时,使者脸上笑容也一下子就显得热情起来。

圣旨前半部分是一片赞赏言词,后半部分却又言道韩彻如今既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望他以后在安南一心为民,切勿重蹈覆辙。

使者还带来一些御赐的赏赐外,也传达圣上另一份口头嘉赏,言道京城和安南两地相隔甚远,念韩彻和家中亲眷在安南难免思乡情切,故又赏赐他们全家一些京城北地的特产。

见状,韩彻便忙带着柳氏和三娘四娘叩谢皇恩。

宣读和赏赐一完毕,使者因为还要急着返回京城,唐刺史便也并未多待,随使者一同折返离去。

韩彻带着韩老三和钱县丞,以及衙门里的其他人,一路相送他们出了城门,待其背影都瞧不见了后,方才返回县衙。

县衙今日上下都使者到来的嘉赏而感到高兴,要知道如安南这等地方,往年莫说是什么朝廷嘉赏,便是少些责罚,都能让衙门里的人为之感到庆幸欢喜。

韩彻也笑着吩咐韩老,让他给衙门上下都发一笔赏钱。

“多谢大老爷赏赐!”众人乐呵呵的作揖叩谢。

赏钱发完,韩彻回到县衙后院,柳氏和娘四娘正满脸笑容的在整理着那堆朝廷发放的赏赐。

“二郎,这些赏赐摆放哪?”柳氏高兴的问道。

“不易放长久的咱们便尽快用了,其他的放阿娘你那里吧。”韩彻回答。

柳氏便带着三娘四娘将一些吃食药材还有布料挑选放一边,其他的便唤来韩老先搬运到库房。

“二郎,刚刚圣旨里的意思,是不是说咱们能自由出安南了?”对比起这些物品上的赏赐,柳氏显然更关心这个。

自从跟着被流放发配到安南来后,柳氏其实做梦都在想着能重回京城。那里既是柳氏生长熟悉的家乡,又有一个大女儿牵挂着。最要紧的是,韩彻在考虑三娘四娘将来的婚嫁。殊不知,对柳氏而言,比起娘四娘,眼下最着急的其实是韩彻。

“是啊,往后咱们自由了。”韩彻笑着说道。

但即便是解除编管,也只有柳氏和三娘四娘有足够的人身自由。而韩彻作为安南县县令,职责规定下,莫说随意离开安南,便是无故夜不住宿县衙后院都会被朝廷责罚的。

安南和京城外来又太远,如柳氏和娘四娘这等女眷独自出行,必然要担忧一路安全等问题。况且韩彻作为家中的唯一依靠,他留在安南,大概率情况下,她们也不会轻易离开安南的。

不过这份圣旨背后的含义侧面倒证实了韩彻之前的预料,老皇帝对太子是真起了废弃的心。因此,韩彻的“识相”到底是让老皇帝满意的。

于是当初原身遭受流放贬谪时,是以口谕:纵缝恩赦,亦不在量移之限编管韩彻一家。如今老皇帝又同样是以一道口谕,解除了这份编管。

在这种局势下,回京城的事,韩彻觉得还是再缓缓吧……

很快,韩彻也因为事物太多而忙得脚不沾地,彻底将这事抛之脑后。

今年月份越往前走,雨水便越多。尤其是在进入三月中下旬开始,安南县内已经连续半月,未曾见雨水停歇过。

再这般降雨下去,韩彻既担忧农作物会被影响,又恐生水患等自然灾害。

眼下各村里正也因这事变得忙碌起来,前些日子,衙役按照韩彻的吩咐,下到各村交代叮嘱这些里正务必要做好各自辖内水利方面的监管工作。

一定要及时发现问题,帮助村民们处理问题。若发现问题严重,处理不了,便需得立即上报衙门。

同时,韩彻也召集到多名木匠,一同赶制龙骨翻车。

有韩彻提供原理和大致的构图,没几日,这群木匠便成功造出一台龙骨翻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