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咸鱼被逼考科举> 第94章 094三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4章 094三合一(1 / 2)

其他官员得知虞衡要去岐州任知府的消息, 也吓了一大跳,还以为是虞衡哪里惹了昭宁帝的怒火,被昭宁帝发配岐州去了。原本御史大夫还情绪激动地劝了昭宁帝一回, 这位大人虽然和虞衡有些罅隙,但为人很是公正, 一码归一码,将和虞衡的矛盾扔在一旁, 据理力争, 说以虞衡的功绩,即便要外放,上等州不去, 也有中等州,突然把人扔去了岐州,这不公平!

昭宁帝冷不丁就被御史大夫喷了一回, 一时都不好解释, 还是虞衡主动站出来,说是自己主动请愿去岐州的。

想当然耳, 满朝文武都觉得他脑子有坑,那么多好去处不选,主动去岐州?

御史大夫更是被他气了个半死, 以往这小子有什么好事, 他反对, 被这小子怼个半死也就算了,怎么这回, 他明明是站在这小子这边的,到头来却还是要被臭小子气个半死?这小子,莫不是天生就是来气他的吧?

御史大夫心里那个怒啊, 恨不得敲开虞衡的脑袋,看看里头到底装了些什么东西。然而虞衡却丝毫不为所动,一脸坚毅。

就知道,他和这臭小子八字不合!以后,这小子再有什么事,他再也懒得管啦。

太过生气,御史大夫都决定不来送虞衡。但是到虞衡出发去岐州的这天,御史大夫还是别别扭扭地过来了,见了虞衡还是没什么好脸色,嘴也硬得很,“老夫就是得了空过来看看热闹。”

虞衡心下暗笑,面上还是一派理解,“这回多谢大人为我费心了。”

“老夫那是对事不对人,并不是故意站在你这边!”御史大夫哼唧一声,又递给虞衡一张名帖,小声道,“岐州刺史许复同我还有几分交情,多年前他曾欠下我一个人情。岐州地处偏远,民风又彪悍,你虽然出身尊贵,但强龙不压地头蛇,有什么事,拿着我的名帖去找许复,看在我的面子上,他也不会袖手旁观。”

虞衡倒是没想到御史大夫竟然还会特地过来给他送了这么大的一份礼,心下感动,温声致谢,“大人对小子一片关爱之心,小子铭记在心。”

“行了,别说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御史大夫摆摆手,“老夫这是爱才,不忍心你被困在岐州。年轻人敢想敢拼是好事,若是一开始就给自己选了个大难题,怕是要跌跟头。你啊……”

余下来的话,御史大夫并未说出口,但显而易见,这位大人并不怎么看好虞衡这次的选择。

虞衡也不过多的解释,再多的解释也比不过真正做出来的成绩,实力才是硬道理,到时候真做出来政绩了,御史大夫的想法自然也会随之变一变。

不过,虞衡还是感激御史大夫对他的这份心意,从来人情债是最难还的,官场上尤其如此。御史大夫把他的名帖给了虞衡,实际上就是转手把他自己的一份大人情送给了虞衡。

岐州虽然地处偏远,是出了名的穷困之州,但一州刺史的人情,分量还是不轻的。即便御史大夫现在用不着,也能留给子孙后代。

现在比后世更讲究人情,一个人情甚至可以记几代,日后的事情谁都说不准,未必没有用上这个人情的时候。御史大夫能告诉虞衡这事儿,委实让人震惊。

由此可见,他有多看好虞衡,多么希望他再次回京,生怕他在岐州受挫,在履历上添上一笔污点。

虞衡震惊完之后,还有心思向御史大夫开玩笑,“我还以为您特别不喜欢我呢。”

先前自己生了小汤圆,他还从病床上爬起来放了爆竹来着。

御史大夫冷笑一声,坚定自己的立场不动摇,“你这小子,什么地方都好,就是太看重闺女了。老夫还是那句话,你要还是先前还心思,还是一直生儿子为好!”

这是什么狗屁倒灶的话!虞衡心里顿时什么感动都没了,连呸三声,“胡说,我肯定能有闺女!”

当然,虞衡临走时还是收下了御史大夫给他的名帖,万一能用得上呢?至于人情什么的,就当嘉国公府欠了御史大夫一个人情吧,一个刺史的人情换成世袭罔替的国公的人情,应该够了吧?

京城去岐州的水泥路倒是已经修好了,这几年巩尚书一直没闲着,从胡尚书那里骗来经费后,九条水泥官道齐刷刷动工。这工程量可不小,巩尚书的进度又催得紧,除了百姓要服的徭役之外,工期还要长上很久。多出来这一部分,巩尚书不是从胡尚书那儿坑了大批经费吗,全花在前来干活的百姓身上了。

按天给工钱不说,还管一餐饭。寻常百姓本就没有什么挣银子的渠道,听说工部这边修路,不但管饭还给银子,干劲儿都足得很。这还是好差事呢,大家都争着抢着过来干活,就为了给家里多攒点银子,干活积极性特别高,过年期间都没停下来,十分拼命。

直到虞衡离京时,九州的水泥官道已经全部竣工。这样高效率,放在后世都能让人惊叹。

虞衡这次去岐州,走的当然就是新铺好的水泥官道。不得不说,乘车体验要好上不少,道路平坦,马车也没那么颠簸,还算是舒服。

这一次去岐州,虞衡带的人可不少。光是小汤圆身边伺候的人就有十六个,加上秦溶月用惯了的人手,这还只是后院的人,前院的小厮护卫人数也不少。这年头儿治安可不像后世那么好,到了荒郊野岭,说不准还能撞大运碰上一回山匪。

财物损失倒是小事,虞衡还带着老婆孩子呢,哪能容忍这路上出现任何差池?虞启昌也不放心,说什么都要让虞衡多带些护卫,所以,单是护卫,虞衡这回就带了三百人,还全是武装到牙齿的那种,真不夸张,这三百护卫,除了身上的盔甲武器都是朝廷最精细的之外,还带上了一部分火/药。就这配置,别说碰上山匪了,就算想一路剿匪过去都行。

当然,岐州那边肯定住不下这么多人,所以,这三百护卫,护送完虞衡到了怡阳府后,大半都要回京的。

不得不说,这样的一队给力护卫护送,让人心里十分有安全感。就算碰上有坏心思的人,只要智商超过了及格线,就不可能昏了头来啃这么一块钢筋铁骨。

虞衡抱着好奇地看向外面的小汤圆,指着外面的景物一样一样向他解释,“看,那田里绿油油的,都是粮食,到了秋天,就会变成黄色,粮食也就成熟了,农民伯伯就得顶着大太阳将它们收好,一年的口粮就有了。”

秦溶月有些奇怪,怎么虞衡会称庄稼汉为农民伯伯,但仔细一想,这称呼好像也没毛病,就觉得头一回听,怪新鲜的。

小汤圆听得很认真,他已经能说些较长一点的句子了,总结能力也十分不错,还拍着手编了儿歌,“田里绿色的粮食,变黄就熟了,农民伯伯收起来,一年的口粮就有啦!”

虞衡当即给儿子鼓掌,夸张地表扬他,“小汤圆真聪明!”

小汤圆被亲爹这么一夸,有些不好意思,心里却很是高兴,扭扭捏捏道:“也就……聪明一点点啦。”

嗨呀,爹爹真不愧是爷爷亲生的,吹起儿子来这副夸张的模样,简直得了爷爷的真传,三分的本事就能吹成十分,怪让人觉得不好意思的。他作为一个低调懂事的宝宝,只能宠着爹爹啦~

虞衡低头一看,儿子一脸傻乎乎的笑,心里也担忧,嗨呀,生了臭美爱听好话的儿子,还能怎么办呢?只能宠着他,彩虹屁轮番上阵,让他明白,吹人的本事也分档次的,别被别人一两句直白的马屁就拍得找不着北。

亲生儿子,也只能宠着啦~

系统不乐意了,哼哼唧唧地争侄子:

【都说了我侄子聪明得很,侄女肯定只有他坑别人的份。你还是好好想想自己吧,岐州那可不是个好地方,不太好搞发展。】

虞衡很淡定,“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到我到了怡阳府,每个县城都去转一转,看看当地有什么可以发展的东西。再说了,胡尚书不是答应了要给怡阳府拨一百万两银子吗?有了银子就有底气,想办什么事情办不成?”

那可是户部直接拨下来的专项款项,朝廷上下谁不知道虞衡和胡尚书的关系有多亲近。这一百万两银子,从京城到怡阳府,定然没有一个人敢伸手的。说是一百万两银子,那绝对就是实打实的一百万两,一个铜板都少不了虞衡的。

系统还是第一次看到虞衡这样信心满满的样子,也觉得这家伙狗屎运好的不行,哼唧道:

【算你运道好,瞎猫碰上死耗子,又挑上一个有潜力的地方。原本那岐州那地方没什么好资源,现在也有了。】

虞衡奇怪,“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原来没有,现在有了?”

系统却又卖上关子了,说什么都不愿意透露点口风,只一个劲儿地说道:

【你不是说,到了怡阳府后,要去各个县城走访一番吗?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虞衡的好奇心完全被系统给提了起来,但系统这回口风紧得很,任凭虞衡什么坑骗拐骗的手段都用上了,系统愣是都没上当。

一行人就这么高高兴兴地到了岐州。出乎虞衡意料的是,他们一行人刚到岐州,岐州刺史许复,就已经领着一帮官员在州城门口等虞衡了。

一州刺史领着一帮属下来迎接治下的知府,这也算是奇观了。

主要是虞衡这身份,也没个先例。大多有爵位在身的,都走的是武将的路子,像虞衡这样走文武两开花的,实在是凤毛麟角。

虞衡先前还为了方氏,用嘉国公府的势力压了一回许复呢。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虞衡和许复还未见面,就已经占了上风。这种相处方式一旦定下来,想回转过来那就需要多花心思了。

更何况,许复还真不想和虞衡别这个苗头。

他都一把年纪了,虞衡又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吃饱了撑的给自己招惹这么个强大的敌人。

刺史恭敬地迎接知府,这事儿听起来有些滑稽,但虞衡不是还有个嘉国公的身份吗?超品国公,他们一帮官员恭敬迎接,完全没毛病。

许复在这些人情往来上很是有些手段,将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虞衡还没到岐州,他就已经让人放出风声,说是怡阳府新任的知府,就是嘉国公。

虞衡在百姓们心中的威望,绝对是头一份的。说句夸张的话,有些年纪大的百姓可能记不准在位皇帝的年号,却一定知道原先的嘉秀侯,现如今的嘉国公。

越是过过苦日子的人,生活有所改善后,就越感激让他们脱离饿肚子生活的虞衡。

当年虞衡成亲,京城附近的农户披星戴月赶去京城特地向他道喜,其他地方的百姓对他的感激同样不比这些农户低。

尤其是岐州,本就是穷困之地,年年都有人饿死,新生儿的夭折率高居前三,普通庄稼人,能将生下来的所有孩子都拉拔大,那就是极有本事的人家了。一般来说,都要夭折一两个孩子。谁让大伙儿都在温饱线上挣扎呢?大人都吃不饱肚子,孩子在娘胎就没养好,生下来后也没有什么奶水,小孩子又最是娇气不过的,略微不注意些就容易发烧,肚子都填不饱的人家,哪有多余的银钱去看大夫?孩子真要生了病,也只能听天由命罢了。都说古代人平均寿命低,实际上是穷苦百姓的寿命低,还有婴儿的高夭折率,拉低了古人的平均寿命。若是家里条件好,好好养着,还是能活到七老八十了。看看王家老夫人,坏事做绝还活到了八十二,还有精力继续磋磨方氏,这年纪,在这年头儿,已经是了不得的高寿了。

还是虞衡献上红薯后,才让百姓们的生活发生了切切实实的改变。能填饱肚子,还能有点余粮,这已经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了。

是以听闻让大家过上好日子的嘉国公要来岐州的怡阳府担任知府了,整个岐州都轰动了。尤其是怡阳府的百姓,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敲锣打鼓庆祝了起来,接连庆祝了好长一段时间,大伙儿还默契地决定,等到嘉国公到了怡阳府,他们再敲锣打鼓欢庆一回。现在,一帮人还卯足了劲儿在排练节目呢,就想着让虞衡看到他们的一番心意。

岐州州城的百姓也没闲着,他们离刺史府近,见刺史府最近几天一直派人前去官道那边探听消息,心思灵泛些的百姓便明白过来,大家盼了这么久的嘉国公,应该这几天就该到岐州啦!

州城百姓可比府城百姓更气派,人家不但组织了敲锣打鼓的人,还请了舞狮队,爆竹也都准备好了,就等着虞衡一来,他们就一路从州城门口庆祝到刺史府。

虞衡和许复客套几句,正要进城,然后就听到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接连不断,又锣鼓喧天,街道两边一左一右都有一支舞狮队,跟着虞衡的马车慢慢往前走,街道两边站满了百姓,都伸长了脖子想要看看他们心中的活菩萨,嘉国公到底长的什么模样,也不知是谁叫了一声“嘉国公”,其他百姓们都跟着兴奋地大吼,“嘉国公!”

那气势,就跟阵前点兵备受鼓舞的士兵们一样,其他官员们的脸色都隐隐发白,就百姓们这副狂热的架势,嘉国公要是现在大手一挥,让百姓们干掉他们,说不准现在脑子发热的百姓们就真兴奋至极的动手了。

就算是对这情景有所预料的许复,都忍不住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哪怕这一幕有他的手笔,但他也不得感慨一声:嘉国公这威望,真是绝了,吓人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