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节(1 / 1)

“那沈小姐也是因为......”沈青禾摇摇头,“我看好的是林经理你的专业。”目送沈青禾走远,林淮飘飘然回了办公室。诚然,沈青禾说的是实话。她认识林淮是在上一世的一场拍卖展。拍卖这一行,水深的很,林淮却是难得的实在人。事实上,最近现代进货,沈青禾只出不进,卡里之前做翻译进的那几笔已经所剩无几,但她一直捏着手里的金条,就是在等此人的出现。沈青禾之前考查市场考察了许久。民国挣的钱再多,也不能直接在现代花用。虽然黄金是时代硬通货,但要想兑换,是受国家管制的。走拍卖这条路,普通金条没啥拍卖前景,像这种有价值的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直到她上回在一家古董店的橱窗里见到了一件翡翠白菜。像这样级别的艺术品在现代是天价,可在民国那个相对动荡的年代,很多古董都是贱卖的,自己或许可以试着淘换一两件先试试水。说干就干,沈青禾趁着周末,回了民国小院。她首先将目光放在了各大古董行,但门槛儿还没有迈进去,从里面就出来了一个人,他怀里抱着半个青花瓶,被伙计推推搡搡推出来,后蹲摔在了地上,他也不起来,直接开始哭嚎。“老天爷评评理,老子被坑惨了......”沈青禾问伙计:“这是?”伙计看着地上之人“呸”了一声,道:“老流氓,不知从哪里找的半个赝品,非说是咱家买的......”那人闻言,立刻从怀里掏出一张票据,“就是老斋堂买的,我有票据......”话未完,就被伙计踹了两脚,票据也被夺了去,“你个老流氓,嘴里不说人话的,想讹人,也不看看咱们东家是谁?”将人赶走后,伙计临进门,又打量了下沈青禾,笑问:“小姐,想看个物件儿?里面请!”“不,我只是路过!”怎么办?自己选的这条淘宝之路好像很坎坷啊!回到店里,沈青禾正趴在柜台上发愁。顾媛就呆着一帮子姐妹进来了。“嗨,沈小姐!”顾媛笑着同她打招呼。沈青禾立马收起愁容,打起精神亲自招呼。“这些都是我同学,她们听说你这里的东西很好,我就带她们来看看。”“随便看,随便挑。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问我们导购。”女孩子们穿梭在货架间,嬉笑着讨论挑选,沈裕贞跟在她们后面适时介绍一下,分寸感拿捏的很好。顾媛倒是不急着买什么,反而坐下来和沈青禾聊起了天。“最近怎么不太在店里见到你?连三太太那儿也见不到你了。”“忙着进货呢。”沈青禾道。顾媛掩着嘴笑起来,“你店里生意可真好!不过一家欢乐一家愁啊。我小叔叔最近的日子可不好过。”“嗯?”沈青禾疑惑。“自从你沈记的牌子竖起来,永安百货公司的彩妆就卖不动了。我小叔叔昨天来给我妈送上月的分红,还说亏了不少呢。”上海能消费的起这些的消费者基本上都是有数的,这些人原先只认永安百货,自从见识了沈记的东西,就欲罢不能了。消费者大量流失,永安百货的彩妆滞销是必然的。可要说亏钱,沈青禾却是不信。那么大一家公司,又不是只指着彩妆撑门面,哪会轻易的亏损。连周霆鹤都说,永安百货可是业界龙头呢。“这话怎么说的?我们家的产品可没有一样跟永安百货雷同的。”沈青禾道:“我这么个小店,混口饭吃罢了,哪能跟大公司相比。要说是我截了永安百货的客人,那更是冤枉,我哪有那么大手笔?就算双方真的打擂台,我们沈记倒的肯定比永安百货快。”“哎呀,什么打擂台?我小叔叔还指望着能跟你合作呢。”顾媛道。“跟我合作?”沈青禾不解。跟她合作什么?难道顾闻时想改行专门做彩妆?“实话跟你说吧,我今天来呢,其实是替我小叔叔传话的,他说你这里稀奇古贵的东西多,要不要考虑给永安百货授个权啥的?就是你们家的货可以直接入驻商场。”顾媛认真道:“青禾,你可不要小看我小叔叔的公司,永安百货在北平、天津、南京等地都是有分号的。”沈青禾明白过来,顾闻时是想要她的货入驻商场,到时候可以做成专柜。这种模式就跟现代的品牌进驻商场类似。倒也是一件好事。毕竟沈记的店能开在霞飞路,可一时半会儿还开不到天津、北平去。一来没有精力,二来局势复杂,她就算去了也是两眼一抹黑。“这是双赢的事,我先考虑考虑。”沈青禾想明白了其中利益,便说了个活话。双方都有合作意向,接下来就是谈合同的事,这就需要顾闻时出面了。顾媛显然也明白这点,她高兴的道:“我回去就给小叔叔打电话,我让他请你吃饭。”沈青禾笑起来。又问起她的近况,之前从荣织云那里得知,顾媛跟秦家的二少爷秦中玉相亲成功,两家正打算办订婚宴。顾媛一脸甜蜜的道:“还不错。对了,我上回从你这儿拿的面霜可好用了,还有没有,我再拿两瓶。你这儿还有没有别的保养品啊?最近要准备订婚宴,太忙了,感觉皮肤状态差了好多啊。”沈记主打彩妆,店里的护肤品其实不多,也就是熟客,沈青禾才会专门针对她的皮肤状态推荐一些护肤品。算是比较小众,但客户的体验感很好。之前推荐买的顾客基本都成了回头客。最近来店里主动问护肤品的不在少数。沈青禾就从二楼拿了两盒面膜下来,“你试试这个吧?”“这是?”顾媛拿起一盒,打量,发现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贴片式面膜,跟你之前用的那些可能有些不一样,但本人亲测,效果很好。”沈青禾拆了一盒,教给她使用方法。“你皮肤确实有些干,还是缺水的缘故。每天晚上睡前贴一片,不要超过二十分钟,然后洗掉,再正常用护肤品。先连用一个星期,之后两到三天一片就可以了。”顾媛带来的一帮女孩子临走时每人基本都消费上百。沈裕贞笑道:“这顾小姐可真是贵客。”“那你们以后见了可一定要好好招待哦。”沈青禾和她们开起了玩笑。作者有话要说:求收藏呀求收藏!推荐基友好文:《季萦的古代生活》第19章 人生第一场拍卖会中午刚下课,沈青禾就接到了林淮的电话,鉴定报告已经出来,林淮建议的报价是二十万起拍。沈青禾觉得没问题,就答应了,给林淮报了个地址,让他将拍卖会的请柬寄到学校来。到了拍卖会这一天,沈青禾跟学校请了一天的假,直接去了深海俱乐部。深海俱乐部创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历史悠久的国际知名艺术拍卖行,不仅是国内顶尖拍卖品牌之一,更是国际拍卖市场的翘楚,经营范围很广,优质项目涉及古董、书画、雕塑、书籍和手稿。总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不能拍卖的。因此财大气粗,在静安区拥有一整栋楼作为办公区。此次的拍卖会就设在二十二楼的展厅内。沈青禾进去时发现已经来了不少人。刚转了一会儿,就看到林淮从里面出来。林淮一看到她立刻过来打招呼。沈青禾惊叹:“来了这么多人?”林淮笑道:“这些只是散客,只能在外面的展厅转一转,一饱眼福的占多数,真正愿意花钱的大都还没来,而且就算来了,也不会在这里逗留太久,会直接通过vip通道进入拍卖现场。”“原来如此。”林淮看了看手表,又道:“拍卖会三点开始,时间已经差不多了,沈小姐,我先带您进去吧。”沈青禾就跟着林淮进了拍卖会场,请柬上有座位号,她按号坐到了第三排靠通道的边上,虽是第三排,但按照今天来宾的咖位和数量,沈青禾坐的已经很靠前了。林淮要准备待会儿上场,先去了后台。沈青禾坐了一会儿,来宾才陆陆续续进入拍卖场。等到三点,进入通道关闭,拍卖会正式开始。第一件拍卖品是一副宋代字画,林淮在台上夸的天花乱坠,沈青禾虽然看不出到底哪里值钱,但看在坐诸位如饿虎扑食似的死命的竞价,就知道确实是个好东西。后面又陆续拍出去了几件,场子被炒的热起来,沈青禾的那根金条就上场了。林淮宣布起拍价二十万,每次加价两万的时候沈青禾着实捏了一把汗。真怕没人要,重新砸自己手里。好在感兴趣的人似乎还不少。沈青禾特意观察了下举牌最执着的几位,几人穿着考究,不似商人,倒是有几分书生气,难道这就是林淮说的收藏爱好家。这些人可真够有钱的。最终,金条被一位旗袍女士以四十万的成交价拍走。沈青禾还没来的及高兴,就被旁边的人吓了一跳。“韩知译?”“才认出我啊?”韩知译摘了墨镜和口罩,朝她一笑。“你包成这样,我能认出来才怪。”沈青禾轻声吐槽。到了中场休息的时候,韩知译才放声问道:“我刚进来时就看见你了,就想看看你什么时候能认出我。但我看你自从那根金条上场,整个人就兴奋的不行,我太好奇了,就主动暴露了。哎,你很喜欢那根金条?”“不,我兴奋是因为那根金条是我的。”沈青禾说完,以为韩知译不会相信。谁知他只愣了一瞬,就点了点头,“哦。那你知道拍走金条的是谁吗?是我妈。”沈青禾看着他,不知道怎么接话,夸她妈有钱还是夸她妈有眼光,还是两个一起夸?正在纠结,韩知译已笑道:“她就喜欢这些。我本来有课,还非要我陪她来。”“那你为什么坐在第三排?”韩知译看了一眼他妈的第一排c位,道:“我比较喜欢低调。”下半场,举牌举的比上半场还激烈。沈青禾已经没什么心里负担,就着重关注了下,最受欢迎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发现玉石类的市场着实宽,瓷器也不错,书画类古董不多,但印象派的油画特别受欢迎。等拍卖会结束,已经是晚上八点了。林淮跟沈青禾说了下后续走账流程,公司走账大概要一周的时间,也就是说拍卖的钱最迟一周后就会打到沈青禾的银行账户里,按照合同约定,拍卖公司要收百分之十的佣金,沈青禾实际到账会是三十六万。沈青禾将银行卡号发到林淮的微信上,就准备回学校。出来到深海俱乐部门口时,正好碰到了韩知译开车出来。“我送你吧。”韩知译摇下车窗喊了她一声。沈青禾一眼就看到车后座上还坐着一位女士,猜测应该是他妈。就笑道:“不用了,我坐出租车很方便的。”刚说完,就见车后座的车窗被降下来,一位四十上下的女士看着她笑道:“是知译的同学吧?快上来,他要开车回学校,你们正好顺路。”沈青禾只好上了副驾驶。同韩知译妈妈问了好,就听韩知译大大咧咧的道:“妈,你拍的那根金条就是我同学的。”“是吗?”程美凤有些惊讶,“这可是我今天拍到的最满意的一件了。”沈青禾道:“其实是祖上传下来的,家里没人懂这些,索性就将它放到懂行的人手里去。”“嗯,小姑娘这话说的对。”程美凤赞成道:“古董也是有生命的,只有遇到懂它的人,它这一生才算有价值......”“妈,你又开始了......”韩知译有些不耐烦的哀嚎。程美凤就有些抱歉的朝沈青禾道:“他不愿意听我总是念叨这些。”沈青禾就笑了笑。路还很长,车里三个人总要有个开口说话的。沈青禾从后视镜里瞅了一眼程美凤,赞道:“阿姨,您这身儿旗袍可真好看,很有几分老上海的味道。”这倒不是沈青禾瞎说。她原先不懂这些,但自从到了民国,见识过上海滩几乎二分之一的女性着旗袍,又经常在荣织云那里见识各种各样的顶级高定,现在对旗袍敏感的不得了,见谁穿了,都要研究一下是什么款式。程美凤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衣裳,笑道:“小姑娘好眼光,这还是七八十年前的老手艺呢。现如今的样式洋不洋土不土,已经穿不出那种味道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