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梁祝]蝴蝶飞飞飞走了> 第180章 第180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0章 第180章(1 / 2)

梁山伯只觉得自己是万无一失、算无遗策,谁知道终究还是人算不如天算。祝英台再又一次回家运粮的时候,一点儿粮食都没有运回来。

梁山伯起初还能镇定,言:“是我思虑不周了,我早该想到,那么一点银子,哪能买到那么多的粮食?

就算父亲、母亲和哥哥们心系百姓,愿意帮助大家,咱们也不能这么占他们的便宜。

这样吧,英台……”梁山伯想用一个合理的借口,向祝英台“借”一点嫁妆银子。

可是他一转头,就看见祝英台已经哭得泪流满面,“英台,你怎么了?”

“山伯……”祝英台未语泪先流,她想到了自己这次回家所受到的种种委屈。

枉山伯对他们如此信任,可是那些人哪有半点慈悲心肠?

祝英台回娘家的时机不妙,当然这也有可能跟她上门打秋风的频率太高了有关。

她甫一回去、刚一道出自己的目的,几个哥哥和爹娘的面色就变得不好看起来。

祝英亭没有家室,在这一次的风波里受到的伤害大抵是最小的,跟小妹之间的疙瘩也就没有那么深。

大家面色不好、默默不言的时候,是他硬着头皮跟祝英台说清了眼前的状况——家里的情况实在不好,爹娘还要闹和离呢。

那些陌生人说到底也跟他们祝家没有关系,梁山伯也只是他们的父母官,而不是他们的亲爹亲妈。

何况这年头,就算是亲爹亲妈,也不一定能做到让自家孩子顿顿都吃上饱饭的啊!

祝英亭已经竭力将劝解的话说得委婉,谁知道祝英台一听到他们说梁山伯的决策不好、那些百姓与他们无关的话,就一下子炸了。

什么冷酷无情、什么冷血残酷,这样伤人的话,是一句接着一句,听得几个此时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的哥哥们都受不了了。

几个哥哥们把这段时间的不满和怒意,通通都发泄出来了。祝英台在祝家一向备受宠爱,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委屈?

她把最后一丝希望寄托在祝老爷身上,祝老爷看着祝夫人冷漠的表情不敢吭声,最后祝英台只得心碎遁走。

回来以后,她本来是想同梁山伯诉苦,可是她一见到丈夫满脸信任的表情,丧气的话顿时就说不出口了。

“放心吧,”祝英台同他承诺道,“粮食的问题,我一定会帮你解决的!”

有了祝英台的承诺,梁山伯自然不用再操心粮食的问题,是以他诚心诚意地把心意放在了安慰妻子上,“英台,你这是怎么了?怎么回了趟家,就变得这么难过?是我连累你了?岳母大人因为我的事情冲你发火了吗?”

祝英台流着泪把事情从头到尾地跟梁山伯说了一遍,梁山伯真诚的表情顿时僵在了脸上,他还以为这次的问题是出在祝家那个精明的夫人身上,怎么祝家竟然发生了这样的大事吗?

家里出了这样的变故,英台不打算帮助家里人度过难关,反而还视而不见地找他们要粮?

梁山伯真是不用代入祝家的几个哥哥,都已经觉得窒息了。

可是她又是全心全意地站在他这一边的……梁山伯抱着妻子好好地安慰了一番。

既然朝廷都已经出手了,那祝家庄的衰败就注定已成定局。以它的体量,再多的银子丢进去也不过就是听个响罢了,祝英台此时跟家里闹翻,说不定反而还是一件好事。

梁山伯心里是这么想的,可是嘴上却不是这么说的。

他说可惜家里的存粮已然不多,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安顿好投奔而来的百姓,祝家那边,有空他一定带着祝英台亲自上门去跟他们解释、取得他们的谅解和体谅。

有梁山伯的这一句话,祝英台终于能够彻底地将心中的委屈和祝家目前的危难暂时先放到一边去了。

祝家再难,也不过就是少过几天的富贵日子罢了。可是百姓要是没了粮食,等待他们的该是多么凄惨的结局啊!

有了这样的觉悟,祝英台便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找粮的行动中。

可要是说之前粮食只是贵如黄金,没钱就没粮的话,朝廷的一个政策下来,粮食充裕的世家收到了最大的冲击。

虽说他们并非没有与朝廷抗衡之力,但是怎么也需要一点时间,给朝廷一点面子不是?

所以粮食的价格再次水涨船高,一是为了弥补他们的损失,二是为了屯粮。没错,他们非但涨价,他们还限量!

想要以一己之力,购得数百、不、现在应该有近千人了吧?近千人一段时间要吃的粮食,就连分走祝家庄最多财富的祝英台都觉得够呛。

毕竟他们不止是要管这些老百姓一天两天,而是一年半载,直到新的粮食从土地里面生长出来——这是梁山伯用来哄她的话。

事实上,就算粮食种出来了,除去税款,一户人家种的粮食也不够一户人家吃的。万一要是再遇到什么极端天气,他们说不定还要额外花钱来赈灾。

所以供给所有百姓的粮食,听起来像是一件大好事,其实根本就是一件顾头不顾尾、吃力不讨好的大傻事!

要不是祝家庄底蕴深厚,梁山伯哪里敢耍这个心眼儿?

这下可好,他在家里守着已然见底的粮食,只觉得周身的冷汗都要下来了。

断粮的第一天,只有极个别的百姓不满,那些白眼狼还被其他人大声喷回去了。因为梁山伯跟他们承诺,他的妻子已经回娘家去寻求富可敌国的祝家庄的支援了,他日就会运来大车大车的粮食。

老百姓们心潮澎拜,他们谁没听过上虞祝家的富庶程度?

然后是第二天、第三天……

第七天、第八天……

老百姓们单纯信任的目光里,已然掺杂进了一些别的东西。

第十天的时候,祝英台终于带着两小车的粮食回来了。这是她在别的地方采购回来应急的,就这么两小车的粮食,都是他们祝家曾经运来的粮食加起来的价格的千百倍还不止了。

——当然,这是以梁山伯曾经给出去的价格计算的。

祝英台运来粮食的时候,还在安抚众人,明天她就会到更远的地方去帮大家买粮。

——一来是因为周边粮食限量,二来是梁山伯任地和任地周围的地区,实在是太缺粮食了,粮价已经涨到了一个饶是祝英台都会觉得肉疼的地步了。

大部分人都没有吭声,即使是有少部分的人在那里抱怨,他们也没有开口帮祝家夫妻俩说话。

祝英台差点就要怒怼回去了,做人是要心地善良没错,但是她们帮扶的对象可是那些可怜的老百姓们,白眼狼可不算!

却被梁山伯脸色苍白地拦了回去,他照旧用那些话术哄骗祝英台,心里却是跟漏了个大洞似的,一点儿底都没有。

比起那些只会在嘴皮子上较劲的蠢货,他更担心其他人。

梁山伯收拢回来的这批流民和百姓中,大部分都不是什么好人,好吃懒做、想占便宜的不在少数,甚至还有那些招安回来的暴匪。

之前他能养着他们,源源不断的粮食来自祝家庄,他们反水没有好处。

可是祝英台这一次回来,不但暴露了他们的困境,还无意间漏了他们家的家底!

梁山伯甚至连谴责祝英台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想尽快脱身。

断粮的那几天,那些人吃光了原也是梁家——是的,他们只认梁家——发给他们的存货,还有梁山伯府上自己的粮食。

现在所有人只剩下了这么两小车的存粮,没有人知道在场这些人的心思,只是当天晚上,梁山伯的府上就遇袭了!

好在近千个人里面,也不是一个好人都没有的,在一些好心的百姓的帮助下,梁山伯总算带着自己的妻子和母亲逃了出来。

他甚至连从小他小时候就在照顾他们一家的婶子、不要工钱也愿意奉他为主的下人、和妻子从小一起长大的丫鬟都不敢带出来,因为人越大目标也越大。

可他还是会做人的,给了他们一个合理的理由,就让他们带着许多值钱的东西跑了。

不给也是便宜了那些贼子!给了——梁山伯摸了摸袖袋里卷好的金票和银票,他们还能帮他们吸引一点儿注意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