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大国医> 第二十一章 类中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 类中风(1 / 2)

注:本章纯知识,故事剧情少,不喜可略过。

“首先,你说的那些名字,是一个大概括。若仔细发现,会有一些名对不上。其实并非对不上,而是你们学错了!古人对文字很看重,尤其在没有纸张或纸张昂贵的年代,更是惜字如金。”

地下嘈杂声一片,连市中医的领导都皱眉,学错了?怎么可能。

“真中风,名字是有叫偏枯。这个名字,偏就不解释了。但什么叫枯,第一反应就是枯萎。意思就是没有了滋养,导致萎缩、死亡等意思。我们人体也需要气血等液体来滋养着维持着,确保人体正常运行。那为什么会没了滋养,要么有东西把营养液秏干了,要么有东西堵住道路了。伤秏液体,在中医上更多的只有风、火、燥。风吹水干,火蒸水耗,而燥本是少的意思。”

“这样讲,很好理解吧。再说类中风!它的名字,就是叫‘尸厥’!型厥而气不厥也,他并非真中风,所以叫类中风。它同样是猝然倒地,不省人事,口鼻气息衰微或无气,状似死尸,可脉搏依然在跳;却很少口眼喎斜、便废不仁等症。连名字都不清楚,能看好的几率有多少呢?”

“所以!”凌旭突然面向郭成进,五指并拢指向他,“郭院长,我叫你一声李衡李院长,你敢答应吗?”

“???”郭成进一脸懵逼,关我什么事?怎么拿我做案例?

凌旭笑了一笑,接着回答:“类中,有八大类。分别是:食中、中秽、气中、虚中、寒中、暑中、火中、湿中。但患者的发病原因并不限制于一种,可能寒夹湿、可湿夹秽,也可能三种。”

“而真中风,此病乃风中于经络脏腑,重者即今所说的脑血管病变。病之根由有四大类。”

“一:虚而招风;二:痰火内攻;三:肾亏水竭;四:热伤荣血。”

“首先我大概讲一下类中。”

“食中。简单地说就是撑‘死’,因食过饱,食物严重堵塞在胃,使胃气不通,又使肺气不畅、卫气不足,缺氧而昏厥。这个在古代,有上顿没下顿的时候,在吃席或喜宴上想一顿吃多点,却被撑死了。现在人人都有饭吃,基本不会这么狂野。”

“中秽,即中恶。常见在秽浊之气、山岚瘴气重的地方。”

“气中,即极度恼怒,却强忍不发,气闭于内,身体承受不住而昏厥,俗称‘气晕、气死’。其人昏厥,脉沉,手足冷。”

“虚中,除了气闭似死,还可见面无血色,甚面如白纸。但分多种:1气虚者;2血虚者;3气血两虚;4房劳过度而昏冒;5尸厥气闭似死,脉细却有力,二便闭或痰结;6尸厥气闭似死,脉微细,大病后气血竭,或兼寒、或兼痰。”

“寒中,因寒气深入,阻断气血运作而昏厥,其人手足冰冷、发抖、或吐泻利。多见于常年积冷爆发、严冬或登高山受寒或突掉寒潭。但是!这又分三种。1寒中之人腹中拘急,牙关紧闭,口禁不语,或吐泻;2阴寒直中脏腑,指甲唇青,口吐涎沫,颤抖不已;3寒中入脏腑血脉,气凝血瘀,造成舌歪、或舌伸出口则颤抖,轻证者言语不清,甚者半身不遂,重者瘫痪不识人。”

讲完五个后,凌旭坐回了座位,喝了一口甘甜的农夫山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