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逼向绝路> 第18集 奖金风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集 奖金风波(2 / 2)

第五项、单科班平均分按岭南省的标准分计算分,单科班平均分达到600分(含600分)以上,得一等奖;单科班平均分达到575-59999分,得二等奖;单科班平均分达到550--57499分,得三等奖。

计算出来的结果也令人大跌眼镜。

高三一共20个人,本来说人均5000块,可是计算出来的结果,正副校长领取前三名的平均数,正副校长共有6人,朱飞校长,谢西、梁杰、梁华、徐培副校长,还有享受副校长待遇莫西肋理,6个人每个人7000块就领取了42000元。全校120个老师,除了高三年级二十个人,除掉校长、副校长外,每个老师50元,花掉5000元,剩余53000元。二十个人的基数奖每人2000元,用掉40000元。剩余13000元。第二项到第五项真正意义的奖金也就500元左右。

而且,上面的五个奖项的一等奖是因人而异。

如“第五项、单科班平均分按岭南省的标准分计算分,单科班平均分达到600分(含600分)以上,一等奖;单科班平均分达到575-59999分,二等奖;单科班平均分达到550--57499分,三等奖。”完成这项的只有三个班:高三1班数学获得一等奖(任课老师李强老师)、高三2班数学获得者二等奖(任课老师李强老师)、高三5班英语获得三等奖(任课老师李人凡老师)。结果,这项的一等奖就是1500元,二等奖1000元,三等奖就是800元。

如“第四项、单科班平均分奖。单科班级平均分达到龙州市高考平均分,三等奖;单科班级平均分达到龙州市重点中学高考平均分,二等奖;单科班级平均分超过龙州市重点中学高考平均分1分(含1分)以上,一等奖。”这项只有教尖子班的老师才有希望获得。结果,有四个班获得。他们是高三1班数学获得一等奖(任课老师李强老师)、高三2班数学获得者三等奖(任课老师李强老师)、高三1班英语获得二等奖(任课老师梁光老师)、高三5班英语获得三等奖(任课老师李人凡老师)。结果,这项的一等奖1000元,二等奖800元,三等奖500元。

如“第三项、以班为单位,完成上本科任务人数,完成任务,三等奖;超过任务数1-2人,二等奖;超过任务数3人(含3人)以上,一等奖。”这一项,全年级7个班全部完成任务,结果,这项的一等奖300元,二等奖200元,三等奖100元。按理科任教师人人按班级完成任务数享受,但是没有完成有效交集的老师无权享受奖励。

如”第二项、上线人数的112人中,各教师单科有效交集数(见第5集单打独斗),完成任务,三等奖。超过任务数1-2人,二等奖。超过任务数3人(含3人)以上,一等奖。”有三个人没有完成任务,但是这一项的奖励也是非常奇葩的。这一项,处罚是最重的,奖励是最轻的。结果,这项的一等奖100元,二等奖80元,三等奖50元。

算来算去,除了前三名的教师奖金多一些,有6000-7500元,其他教师大多也就2500元左右。教师们满腔的热情一下子降到地冰点。高考庆功会上的热烈气氛与烟花的灿烂,最终还是没有感染到为1998年高考奋斗了一年的龙德一中的高三级教师。

人们背后总是有评论的:

评论一:高考奖励方案的奖励等次没有问题,但是为什么这个一等奖就是1500元,那个一等奖就是100元。科学依据是什么?教师们事后研究发现,李强老师、梁光老师、李人凡老师都是计算人莫西校长助理的铁杆粉丝,自然有此倾斜。但是人们还是觉得倾斜得是不是太多了。大家一起干活,到了丰收季节,别人的活就不叫活了?

也有人说:这样分配的目的,是为了让前三名的平均数高一些,这样,校长们就可以领取更多的高考奖。

如果把全部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同等分数、同等金额计算,教师们心里是不是就不会那么伤心了?

评论二:高考是一项集体备考行动,不是个人行为。有效交集没有完成,就等于白奋斗了一年?国家遇到喜事,还大赦天下;学校完成了任务,理应举校同庆。为何苛政猛于虎一般,那么严酷,那般苛刻,让优秀教师不敢涉足高考?况且,有些优秀教师是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取胜的,是着眼于未来,并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

伤心!寒心!!

更可怕的是,有的人从此对高考豪无兴趣,甚至远离了高考。

按照第二项这个有效交集人数,就有高三5班历史老师莫熊、高三2班语文老师梁绊、高三4班物理老师郑梅三个老师没有完成任务,那么他们就只能领取基数奖2000元。

这三个教师看到这个结果,去找朱飞校长理论。朱飞校长没有一丝的妥协,用带骂的语气说:“这个问题没得谈。只要我在这当校长,这条决不变。叫你们单打独斗就是要提高你个人的有效交集人数。至于你们说你任教班的不上线的其他同学考得很好,但是他们不是有效交集,这是你的问题。你就要瞄准苗子,有效培养。上不了线的人,你的单科成绩再好,也没有贡献。”

而这个郑梅就是产假没满月就去参加庆功会而在庆功会上晕倒的那个女教师。她看到高考奖的分配情况,非常生气。她听了朱校长的说法,更加生气,气愤不过,愤怒地将朱校长的花盘一抱,往地下一摔。将他的茶杯,举起往墙上一摔,扬长而去。从此,郑梅情绪非常低落,工作无精打采。

1999年3月在高三4班上课时,郑梅大骂了学生一顿,弄得学生去朱校长那里投诉。朱校长又在高三会议上大骂了她一顿。朱校长说:“我不允许你们任何一个教师骂我们高三的学生,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没有他们,我们有高考奖吗?没有他们,要我们教师干什么?其他年级可以骂学生,高三第二学期绝对不允许任何教师骂学生,一经发现,我将他调离我校,由教育局重新分配。请郑梅老师站起来,让大家认识一下。为什么叫她站起来,就是因为她昨天大骂了我们的衣食父母。”

郑梅一听,非常生气。站起来摔门而走。从此一直请病假。1999年7月,她去了岭州的一家民办学校任教。

语文老师梁绊的语文平均分为全校平衡班里最高的,班级上本科任务数也是超额最多的。但是他教的理科班的学生主要钻研数学、物理、英语,对语文则是相对来说用的时间与精力少些。他的交集差,但是平均分高。可是,班里的超额奖他一分钱也拿不到。他也生气了,1999年7月,以龙州市优秀语文老师的身份申请调到龙德县委党校去教书了。

历史老师莫熊任教的是文科班。文科班上线人数多,超额完成任务多,但是莫熊有效交集没有完成,班上考得再好也没有用。曾经获得岭南省优秀历史老师的他一生气,找了一个借口去了龙德一中初中部任教,远离了高考。

龙德一中1998届高三教师的阴影,一直笼罩在教师的心头。残酷的现实,让人们头脑中有了一丝丝的思考与新的奋斗目标。郑梅去了广州,梁绊去了党校,莫熊远离高考,让人们也跟着效仿。加上山区待遇的不丰厚,所以,1999年1月开始,龙德一中辞职跳槽的人、调离教育岗位的人可以说是层出不穷。龙德一中的老师更加奇缺,尤其是缺少有高三教学经验的老师。

没有高考奖,全体高三教师劳动辛苦培育栋梁精神愉快;有了高考奖,高三教师劳动辛苦培育栋梁内心凄凉。

是有高考奖好呢,还是没有高考奖好呢?

是县政府发放高考奖的数额发得太少,还是学校管理层发放高考奖有失公允?

是面子重要呢,还是人才重要?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龙德一中高考奖的倾向性发放,尤其是在有效交集这一块的粗暴与苛刻的评定,终于为后来的风波埋下了伏笔,引发了朱飞校长新的危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