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谶语(2 / 2)

两横两纵,九个区间

这是——星图?

元翊的指腹抚过凹痕,默默对着这些圆点的方位,等他数到最后一颗星星时,他的瞳孔陡然放大,随即对周围人说道:

“李都尉留下,其他人都先出去吧。”

元翊把坠子紧紧捏在手里,迅速扫视了周围一圈人,目光只在吴士权身上短暂停留了一会儿,但最终还是说道,“指挥也请出去暂候。”

随着众人的离去,烛影昏黄的殓尸房里只剩下元翊和李荫,还有两具骇人的焦尸,其中一具的肠肚肺胃还齐刷刷暴露在空气中。

坠子遇热散发的浓烈香气还未散去,与死人流淌的油脂味混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更奇妙的香味,不断钻入李荫鼻中。但她却是汗毛倒竖,没有一丝一毫觉得享受。

“这东西有什么问题吗?”

“这是一幅占星图。”

此时的元翊和刚才仿佛判若两人,也没觉得那尸体恶心了,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坠子上。他捏着坠子,把刻着许多小圆点的那面展示给李荫。

“这”李荫歪着头看了半天,这不就是一群不规则排列的小点儿吗,要说是刻坠子时留下的瑕疵她也信。怎么看出来是占星图的?

“你还懂墨教的占卜?”

“我不懂。但这幅图很有名。”元翊说道,“准确地来说,是两百年前很有名。曾经的国师从这些星斗排列里推出了一句谶语。”

“什么谶语?”这是李荫第一次听说这回事儿。

元翊拿起仵作留下的短管毛笔,在李荫手上留下了八个字。

宵行在野,阳极而亡。

见了鬼了,这几个字拆开来她个个认识,合在一起是个什么玩意儿?

李荫眨巴眨吧眼睛,在等待元翊的答案。

但元翊只是摇摇头。

其实这不仅是李荫一个人的疑惑,这八个字同时也困扰了魏朝历代君主整整两百年。

“这句话究竟什么意思,世上还无人知晓。但曾经有些墨教徒揣测说,这是当年的国师不满旧国被灭,所以在诅咒大魏九世而亡。”

在殓尸房森森的环境映衬下,元翊的声音更显得冰冷,“虽然最后,这群爱惹事生非的墨教徒都被太祖皇帝活埋了,但这种国祸论到现在还没有绝迹。”

李荫扳着指头数了数,当即惊出一身冷汗——到当今圣人为止,大魏国祚正好传了九世。

“所以你是觉得有人想利用谶语造势,然后伺机谋反?”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而且要是这流言散播开来,不用别人动手,天下必先大乱。”

元翊用手帕沾了水,又细细替李荫擦掉了手上的墨迹。

八个字就这样消失了,仿佛从未出现过,但李荫却早已牢牢记住了它们。

“先帝之所以要振兴墨教,也是因为九世之期将至,所以想要尽早破解谶语,消灭流言?”

元翊抿着唇,点了点头。

“当今圣人也笃信谶语,由于此事多年来都算是皇室密辛,所以我不确定吴士权是否有权知晓此事。但这谶语毕竟关乎国运,还是先要告知圣人,再做决断。”

“那你一会儿要入宫?”

“不。要你去。”元翊把佛眼坠子往李荫手里一塞,“就说你们从死者身上找到了这个,他自然就会明白。”

“为什么啊?”李荫不解。

元翊苦笑一声,说道:“圣人何其重视内卫,大概不会想让我染指。而且好不容易抓到的两个秘术师就这么自杀了,内卫有失察之过,吴士权八成也会让你去和圣人解释的。”

“那好吧”李荫是对元翊的心眼儿叹为观止。

元翊又接着和她说:“不过圣人今日下朝后头风病又犯了,怕是不想见人,你过两日再去。”

李荫点头答应了。

从殓尸房出来后,元翊没心思搭理迎上来的吴士权,而是立刻离开内卫,赶回了东宫。

其实他让李荫先别入宫,和皇帝犯头风没什么关系。只是他须在皇帝知道此事之前弄清楚一件事。

在书房里,元翊找出了许久未用过的一沓苦竹纸,这种纸在制造过程中加入了过量硫矿粉,所以显得比普通宣纸更白些。

“盛宁,给我去拿碗牛乳。”

“牛乳?热的还是”盛宁愣愣地站在那,显然没搞清楚状况。

“随便。”

不一会儿,盛宁把牛乳送到了他案前。

元翊便以此为墨,快速写了满满一信笺,但看起来却一字都未留下。

不一会儿,一只信鸽扑棱着翅膀离开了东宫四方的墙院。

如果此时有人站在高处仔细关注鸽子的飞行路线,就不难发现,这只鸽子飞过了京都城门,越过洛水,一路向南飞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