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重生79之我在美国开银行> 第四百八十八章 没有什么不是一场生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八十八章 没有什么不是一场生意(2 / 2)

推动以实际需求为主的奖学金发放模式,这固然很公平,也很好!甚至卡特知道在未来,有部分美国高校实行的就是need-bld奖学金模式。

该模式就是那种,不看家境,只看你的申请是否优秀,就决定录取与否。至于录取上了以后,如果申请者无力承担费用,学校会走need-bld奖学金替你支付,不需要你再去银行申请助学贷款。这一笔奖学金,也不需要偿还。同时,也不需要像申请助学金那样,填写或者nai助学金申请表什么的

这个制度很好,可再好的制度,也要有得以成型的土壤啊!

need-bld奖学金,最关键的地方就是钱!

钱从哪里来?

要么学校有钱,比如校园捐助多,比如校企合作收益大;要么支持该学校的社会团队多,赞助多

雅文吧

在这个耶鲁正穷的阶段,你提出搞need-bld奖学金改革,这不是无米之炊吗?!

说实话,卡特倒是挺支持耶鲁目前在录取申请者时,比较重视传承因素这一做法的!

原因很简单,这么干,有钱!

学生,或学生家庭本身是有钱,这没错。可同样档次的学校,一所还给你钱,一所不给,大部分人会选谁?

富人一共就那么多,少一个就亏一个。花这样一些钱,先把人骗进来。接着等他毕业以后,这群人的收入,普遍也会比一般人更强吧?

按照美国高校的校园捐助传统,他们能回馈给学校的赞助也更多!固定赞助高不说,这些人的关系网,社会地位也比较高。那是不是意味着,他们从耶鲁毕业以后,还能变相在社会上提高耶鲁的公众知名度呢?

假设,某一地区的富人群体,大多都是耶鲁毕业。那当地许多人,恐怕都会以耶鲁为目标,这又是更多的生源,以及

更多的经济回报!

现在看似浪费的把有限的资源,浪费在这样一群其实无需奖学金都能轻松支付学费的人身上是无用功,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反而才是最合适的办法。

又是一个类似道格拉斯式的问题,明明不公平,明明不好。可要想耶鲁能够稳定地发展,并越来越好,却又不得不这么做

当然,短期内也是有好处的!

比如,这样一群家底丰厚的学生进入耶鲁以后,他们的人均消费能力也会比家庭条件拮据的学生们强!

这又能更快地带动纽黑文经济的发展,可谓是一箭双凋。

在考虑学校的学术性质之前,别忘了:

在美国,没有什么不是一场生意!

而这位弗雷明,似乎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