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苏家屯的变迁> 第十一章,“冰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冰镇”(1 / 2)

第十一章,“冰镇”

无论世间有多少的憋屈事,多少的荣华富贵,多少的青春美貌,多少的红花摇曳……,但时间从不停留在那美好上,也从不停留在那不美好上。

后来我和康素贞、苏老二也如期转到了苏家祠堂上学了。再后来,队里在村西头盖了一所小学,我们整个小学生活便在那新校园度过了。

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史老师便回县城去了,尽管她教我的时间很短,我和她的社会地位相差悬殊,但几十年后听村里和她熟悉的人说,她还经常地问及我,那慈祥的妈妈一样的启蒙老师永远永远地活在我的心里。

接着教我的便是康素贞的姑姑康大妞,她连着教我们了好多年。

那时上小学是有早自习的,早自习是固定要背书的,背书是要经过康大妞老师严格检查的,若没有背会课文,是一定会受到严格体罚的。

用竹棍打手便是一种方式。一般情况下,经常挨棍儿的是苏老二和二骡子,他们两个各有特点,苏老二总是不下功夫,调皮捣乱,二骡子即使下了功夫还是背不会。

康老师总是头一天下午把第二天早上要背的内容布置好,第二天早自习快下课的时候,她掂着一根小竹棍儿走进教室,然后不动声色地坐在讲台上等待着下课钟的响起。这时苏老二和二骡子便瑟瑟发抖了,他俩会像老鼠一样低着头在教室里看来看去,有时还会苦笑。

那年冬天的早晨,放学时,康老师验背书的情况,苏老二和二骡子早让她那竹棍儿打的靠墙根儿站着抹眼泪了。轮到了我站她面前:“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的哲学,斗则进,不斗则退,不斗则……”,那时没教材,她就让背这些我们根本不懂的东西,后面那一个“修”字,我一时说不出口,无论怎样的咽唾沫,清喉咙,摇头……,真的到了嘴边儿就是吐不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