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穿到六零养反派崽崽[穿书]> 第101章 第一百零一章:反派看着不简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1章 第一百零一章:反派看着不简单(1 / 2)

从梁同学家里出来后,萧师傅还很不能相信,这件事是真的。

“他,真的是他把胡三琅从医院带走的,他为了什么?”

“房子,工作,前途。”胡瑶说。

不过胡瑶还有要问清楚的,但是感觉这一下两下是问不出来的,得再找机会。

“为什么不把他揍个半死,让他承认是他把小舅舅从楼梯上故意撞下去的。”

三娃很气愤,要是换作他,一脚下去踩个半死。

可是他是一脚下去了,但是大娃不让他太用力。

大娃摇了摇头,“你有钱给他看病么?”

这又不是很久很久以前,要么把人打了跑了,要么就是当老大那会儿。

情况完全不一样。

胡瑶也伸手摸了摸三娃的小脑袋,“其实猜也能猜得到,只是现在知道了也没法子找人的。”

“谁啊?”三娃完全不明白。

胡瑶微微叹了口气,想起来就让人烦,何况是说呢。

一旁的萧师傅整个人都在打着飘,脑子里一直在嗡嗡响。

三娃毕竟是个6岁的娃,没想通的事和人,她是明白了。

“是李三娘让梁同学故意撞了胡三琅,又在医院故意刺激胡三琅,以致于胡三琅同学住进了精神科?”

快被刺激得晕倒的萧师傅,听到胡瑶微微叹了口气。

“就她一个人哪能办成的啊,她新找的那个男人吧。”

“两个混蛋。”萧师傅咬着牙也只骂出这几个字来。

她突然转过身,紧抓着胡瑶的双手,

“那就这么算了?”

“那肯定不能啊,只是现在还时机不成熟,等我带着娃去京都的吧。”

胡瑶之所以这么自信,还是因为庞团长媳妇。

庞团长媳妇小闺女帮着向南竹弄到一把轮椅,过段时间就会托人给送回家。

而庞家这个小闺女又是个厉害的大夫,现在刚调到京都边上的军区医院工作。

庞团长媳妇就想着等一段时间,带着胡瑶跟五个娃,上京都一起去住一住玩一玩。

她现在呀,是在家里一时半刻的都不爱呆了,还是因为呆着很没意思。

不过一直到回去了,萧师傅还是缓不过劲来。但是她把大致情况同白白说了一下。

白白姑娘立即就激动了,“什么,是他把师兄给送走了,还送上了火车?”

怪不得庞团长媳妇觉得胡三琅是个运气好了,当时就猜上火车肯定有人帮忙。

被收拾得服帖的梁同学,终于说了实话。

确实是他把胡三琅送上火车的,而且给了一个人一块钱,让这人照应一下胡三琅。

一是别下错站了,二是在路上别出什么事。

毕竟一个半月之前的胡三琅,精神状况特别的不好。

那个人倒也痛快,就答应了。

只是这个事一直让梁同学很紧张,他原以为已经成这种状况的胡三琅,肯定会在医院一直住下去,而且这辈子就这样了。

但是,没想到的是,李三娘居然这么狠。

梁同学只是说是李三娘给的钱,让他把胡三琅带出医院。

但是梁同学突然发了个大善心,又听到胡三琅一直在说“回家、回家”,微微有点动容。

毕竟在意识不清楚的情况下,一直还想着回家见老妈呢。

其实胡瑶刚才说得没错,梁家的根还没坏死呢,梁同学自己掏钱给胡三琅整火车上了,又让同到一个地方的人帮着看着点人。

要不然胡三琅下火车也是个问题。

事情的大致情况也能弄得清楚了,但李三娘这个人以及她新找的男友,胡瑶是记住了。

“照片,照片。”三娃坐在一边提醒着胡瑶。

“报仇十年也不晚,但要把那张脸先记住了。”

这会儿脑子里乱糟糟的除了萧师傅,就是白白了。这师徒俩,确实是很善良。

而且胡瑶要不是有个大娃在,事情也想不了那么深的。

胡瑶反客为主似的,给这师徒俩一人倒了一茶缸子热水。

“我弟也算是幸运的吧,梁同学在最关键的时候,没有完全藏了良心。”

要是真遇到个真正心狠的,把胡三琅往背地里一扔,这条命就算是完了。

胡瑶不知道原书是怎么写的,她没有印象,但是觉得肯定不会太好。

毕竟胡小弟是被大娃给背回家的。

“还有费爷爷呢,他也是个好人呢。”

三娃撇着嘴冲着胡瑶又昂起了小下巴。

“是呀。”胡瑶这才想到。

即使没有大娃碰到了胡小弟又给背回来,还有那个外冷内热的真正的热心人。

费老头虽然看着挺不近人情,说话冷冰冰的,但是确实有一副热心肠。

“不,不应该的呀。”白白想不明白。

“李三娘跟师兄即使不在一起了,她为什么这么做呢?”

“有些人天生的就心狠的吧,这种人的思维跟一般人不一样的。”

胡瑶是深有体会的,连庞团长媳妇都觉着是。

庞团长媳妇又给白白和仍然发懵的萧师傅,拿部队的刘二妞举了下例子。

“她自个儿男人在外面有女人的事,也不知道她清楚不,但是她眼睛就盯着比她过的好的,估摸着天生就是个眼睛红的吧。”

听着刘连长俩口子的日子过得这么精彩,胡瑶总算是放心了。

而白白在听了庞团长的一顿举例后,也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

“还是跟牲口打交道简单啊。”

萧师傅也只是点点头,没有说话。她有点头疼,脑子里乱的很厉害,比刚才还要严重。

心狠的女人?

把人带到无人的地方?

有些东西好像就在脑子里,可就是想不起来。

“师傅,师傅?”

白白看到萧师傅要晕倒的样子,赶紧过来把她扶回屋了。

等把萧师傅安顿好之后,白白才回了这边。就刚才的事,她解释了下。

“我师傅以前撞到过头,有头疼的毛病。”

“是老毛病了,没什么大事。”白白又赶紧解释了一下。

她现在还忧心另一件事呢,还是想不通。

挨着胡瑶坐下后,白白的一张脸上都写着“我想不通”这四个大字。

“师兄说他的名字是村里的文化人给起的,和李三娘的名字特别的配。还说他们这种,就是从根儿上都是很配的。”

“可都不搞对象了,为啥还要害人呢?”

胡瑶无奈地看了庞团长媳妇一眼,她的话还是没有打通白白的思维。

庞团长媳妇眼神闪了闪,她想到个不好的事,可看了看白白迷惑的眼神和脸色,估摸着这姑娘是不清楚的。

“师兄也没占她便宜呀。”

白白比庞团长媳妇想的还要聪明一点点。

“小白,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

其实庞团长媳妇还是有点小惊讶的,白白每天对着牲口的时间,可比人多多了,居然还能知道这么复杂的事。

这年月,摸个小手要是让有心人看到了,都能打成“耍流氓”。

所以白白同庞团长媳妇,说的其实意思差不多,就是说到了胡三琅同李三娘,是不是有什么进一步的亲密关系。

可白白却很信任胡三琅同学,接连摇头。

“他们学校确实有传出来这样的事,可那不是师兄。”

“这样的事?”胡瑶听着都眉毛一抖。

“未婚先孕呀。”白白说了件不简单的事。

大娃也是瞧了一眼白白,而三娃是到处转着小脑袋,恨不得找出一盘瓜子或花生,听她们几个聊八卦呢。

果然,没有一个不爱听八卦的人。

连老实巴交的白白也是。

庞团长媳妇更是这样,没想到这年头的年轻人,胆子这么大的。

其实在过去倒也好,世道乱的时候,男女在生存的夹缝中有了热烈的感情。跟领导说一声,或者跟旁边朋友说一声,俩人住在一起也算是结婚了。

但现在这年头,谁敢啊,那不是想上街丢人么,被挂着小牌牌游街都是轻的。

“胆子这么大,谁啊?”庞团长媳妇也很好奇。

白白眼神闪了闪,然后才很心虚地说,

“我、我不能说,也是最近才知道的,不过肯定和李三娘同学没有关系的,她和师兄是清清白白的。”

胡瑶也看出来了,这个白白姑娘,估计是认识了个走了偏道的同学,然后不好说。

不过也说明这姑娘真实诚,胡瑶就想着要不要拐回自个家啊。

这么好的姑娘,真的是打灯笼找不着啊。

胡瑶伸脖子就问了个问题,

“噢,我弟能回家,也靠的是运气呀。”

“嗯。”白白也终于放心了,用力点头。

而她的眼神,也看到了胡瑶旁边放着的特别脏的一个大碗,也就想到了那位梁同学。

“梁同学最后也没有真的昧良心了,要不然师兄就要完蛋了。”

这个事胡瑶是不发表意见的,毕竟姓梁的也没多善良。

“你拿个破碗做什么?”

三娃盯着桌子这个被胡瑶从梁家顺回来的碗,已经挺长时间了。

胡瑶笑了笑,用手指点了下三娃的小脑袋。

“我发现你这人怎么这么肤浅。”

三娃马上就鼓着小脸儿,用很不满的眼神看着胡瑶。

“你说啥哩,我才6岁,听不懂哩。”

胡瑶看着三娃是一脸的无奈,然后用手指尖轻轻地碰了两下大碗。

“这可是个老东西,好着呢。而且正好顶梁家欠咱的医药费啊。”

三娃居然是一脸的嫌弃,“就这么个玩艺儿能值几个钱呀。”

在三娃看来,还不如两颗金豆子值钱呢。

“肤浅。”

现在虽然不太值钱,多放些年,能换一套大别野呢。

“现在吧,能卖个四五十,或五六十?”

“洗洗吃饭用吧,这个碗的大小盛个汤还可以的。”

三娃伸着脖子看着碗。

一旁看着脏兮兮的碗发愣的白白,

“从梁家还顺回个碗来?”

“他们家给过世的老爷子上香用的,东西不错。要是给钱了呢,就让他们赎回去。”

这就是胡瑶的打算。

白白发愣着微微点点头,“要是他不给钱呢?”

胡瑶马上就翻了个白眼儿,“这碗就归我啦。”

“可你这不就是抢人家东西啦。”白白从没遇到过这样的事。

“他要是去找公安可咋整?”

白白都替胡瑶急上了,而胡瑶转头看着大娃。

大娃轻轻地“咳”了两声,“噢,他说不报案的,而且他要是报案了,我们就把他拐卖人口的事也报了,谁也不怕谁。”

白白嘴唇抖了抖,“你们,你们可真横啊。”

胡瑶微微笑了笑,有几个娃在还有啥不成的呢。不过这种想法,说给别人听大概都不能信呢。

所以她很谦虚地说了一句话,

“我们家呀,就是这么的齐心协力。”

“嗯。”三娃也很认可,“没有办不成的事。”

随后三娃冲着大娃一个劲地挤眼睛,又把眼神扫向了那只脏得不能再脏得碗了。

大娃转了个头,假装没看到他的眼神。

这只碗先前全是香灰和一些灰土的,虽然现在被胡瑶给倒在了别的碗里摆在梁家老爷子相片跟前了。

可人家梁家到底能不能来找,他们心里都还没底呢。

听到事情发展的庞团长媳妇,也觉得胡瑶这脾气见涨呀。

不由地就有些担心了,“到时候真要是闹到公安,我们也可以再找找关系的。”

与此同时,梁家人也回来了,毕竟都要到做饭的时候了,一进屋子看到梁同学正歪在沙发上,一脸的丧气。

“怎么回事?”

然后梁家家长就发现家里老爷子烧香的那只破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厨房里常用的大碗。

几个人都急成了一团,梁同学才慢慢地从沙发上直起身,把事情大概说了一下。

这一说不要紧,所有人都沉默了。

梁同学动了动嘴角,然后同父母说,

“那个碗肯定也能值几个钱,但要是跟咱家的新房和新工作比起来,也差点。”

梁同学这人心眼儿太多,胡瑶也知道从他这问不出太多的实话,但是连胡瑶都没想到的是,梁家得到的不仅是新房,还有新工作。

梁同学的父母,之所以有新房换,是因为换了新厂子了。从苦哈哈的肥皂厂,一起换到了面粉厂。

没听错,是面粉厂。

不只是挤破头的事,而是打烂脑袋都进不去的单位。

梁家一下子进去俩。

这种事他们都没敢跟任何亲戚说呢,怕的就是家里被惦记上了。

梁同学的话让他父母都沉默了下来,可那只碗又是老爷子生前最喜欢的。

梁父试着问了一句,“要不凑些钱送过去吧,那个碗你爷爷离不开呀。”

“可咱家现在哪还有钱呢。”梁母接过来了话。

“这段时间搬家买新的家具,都花了不少了。”

梁母看到梁父一直皱眉,她又继续说。

“咱爸之所以喜欢那只大碗,我觉着他可能是想让咱把碗卖了换钱,让咱家日子好过一些。”

“嗯。”梁父淡淡地说。

梁母其实对那只碗没啥感觉,而且她也去打问过的。

“我找过对古董懂的人问过了,人家说这个碗确实是好东西。”

“真的?”梁父有点激动。

梁母微微笑了笑,“可现在啥年景啊,你敢拿去卖?况且,卖也最多卖个七八十,不能再高了。”

这年头到处搞“破破破”,家里藏着古玩艺儿的,很多都悄悄处理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