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六零之家有宝珠> 第23章 2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 23(1 / 2)

这天宋家人正在吃中午饭,钱小娥的妈忽然带着两个儿媳两个孙子上了门。

“妈,你咋来了?”,钱家村离祥福村很远,走路差不多要一天,钱小娥嫁到宋家后回了两次娘家,怀孕后就没办法回去了。

现在娘家来人,钱小娥又惊又喜。

除了结婚当天,这是娘家人第一次上婆家,她这几天因为被王桂芳和宋志东接连教训了,心里正委屈,娘家人一来,顿觉有了主心骨。

“你这妮子,你是我亲女儿,我来看看咋了?难道你嫁出去了就不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了?”,钱小娥的妈和她一样,浓眉大眼,不过因为年龄的原因皮肤耷拉着,面相看起来有些刻薄。

她手里还拿了一捆野菜。

钱小娥在家里哪里得到过她妈这样的轻言细语,闻言眼眶立刻红了,心想到底是和娘家才是亲人,就算在娘家时她妈对她比不上几个兄弟,但到底是真正的亲人,她妈怎么可能不疼她。

她两个嫂子和孩子看着桌子上摆着的饭菜眼睛都绿了,云县这么多村子,其他村子收成好歹还有去年一半,他们钱家村穷山恶水,又被虫子那么一祸害,庄稼直接死了大半,收成连往年的三成都没有。这些日子每天只吃一顿,天天稀粥,喝的人前胸贴后背,心里发慌。

“妈,我要吃白米饭,我要吃鸡蛋!”,两个孩子看着宋宝珠面前的白米饭和鸡蛋羹一下就嚷开了。

两个嫂子装腔作势拍了拍孩子:“吃什么吃,这么精贵的东西是你们能吃的吗!”

来者是客,亲家来了怎么也要招待,知道她们竟然从半夜开始走,今天还没吃饭的时候,王桂芳便重新去厨房忙活了。

她还让钱小娥自己陪她妈和几个嫂嫂说话。

钱小娥高高兴兴地领着她妈和两个嫂嫂去了自己屋,钱母和她大嫂在结婚的时候来过,钱家二嫂却是第一次来,她打量了一下屋子,见房间宽敞,光线充足,被子和柜子什么的都齐齐整整,撇了撇嘴,语气里含着酸气:“小姑,你这可是掉进福窝了呀,你在宋家享福,就是可惜了你几个侄子,天天跟着我们吃糠咽菜!”

在宋家的日子,除了偶尔有点介意宋宝珠被特别优待外,其他时间确实很舒心,钱小娥没反驳她二嫂的话,只问娘家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钱母一听,便抹着眼泪把今年收成的事说了,“小娥你是不知道家里有多难,天天只能野菜混稀粥,你瞅瞅你两个侄子,都饿瘦了,接下去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钱小娥惊讶不已,因为她的肚子显怀了,平时就在家里做做家务,一般不怎么出去,她嫁来祥福村时间短,还没有和其他人交好,也就少了八卦来源。她还不知道其他村的情况,更没想到娘家竟然困难到了这个程度。

“咋会?”

“咋不会,你看看我,你看看你几个嫂子,再看看你几个侄子。”钱母刷地一下把衣袖拉开,露出瘦骨嶙峋的胳膊。

钱小娥看得心疼:“那咋办?”

钱母便道:“你们祥福村不是丰收了吗,我和你几个嫂子这次来就是想着借点儿粮食回去,你好歹被我们养大,总不可能看着娘家人饿死吧。”

钱小娥有些为难:“可是,我们家的粮食也就够吃。”宋家几兄弟哥哥长得人高马大,饭量也大,一天消耗的粮食实在不少。

钱大嫂闻言笑道:“小姑,你现在嫁了人就要和我们分得这么清了吗?我们又不借多少,你们从牙缝里省一点就能救我们一命,我们这些嫂子便算了,你忍心看着你的几个兄弟和侄子饿得连力气都没有?”

钱母更是沉了脸色:“我们把你养这么大,现在你自己日子好过了,连爹妈的死活都不管了?”

钱母冰冷的语气又让她想起了在家里被训斥的日子,下意识害怕,摇了摇头:“这些都是婆婆在管,我又做不了主。”

钱母缓和了一下脸色:“我当然知道你才嫁进来当不了家,但你现在不是怀孕了吗,就算看在你给他们宋家传宗接代的份上,他们能不给你这个面子?要是这点儿面子都不给,那他们就是没把你当宋家人!”

他们把我当家人了吗?钱小娥一阵恍惚,应该算的吧,丈夫平日里对她那么好,几个小叔子对她也算尊敬,婆婆和公公都挺和蔼,除了在宋宝珠的事情上有一些分歧,她嫁进来这么久和宋家人连架都没吵过。

想到这儿,钱小娥点了点头:“那我试试吧。”

钱母和两个嫂子这才笑了。

这时忽然外面传来一阵喧闹,钱小娥忙出了房间,钱母和两个嫂子还以为有热闹可看,也忙不迭跟了上去。

原来是王桂芳的娘家来人了,来得正是她六十几岁的老娘和大哥。别看王母年龄大了,却是挺精神一老太太,王桂芳的大嗓门就是遗传的她。

她一来就嚷嚷着要粮食。

王桂芳比她嗓门还大,两个人能对着吼。还是宋德柱从中打圆场,两人才冷静下来。

这时饭也做好了,索性两家的亲戚坐到了一起。王母的眼神很犀利,她看了看钱母,直接了当的戳穿了她们的目的:“你们也是上门打秋风的?”

钱母和两个嫂子脸色一下变得很难看,目的的确是这个,但这老婆子怎么说的这么直白?

钱母僵硬着嘴道:“我们是来借粮食的。”

王母嗤笑一声:“借个屁啊,难道你们还准备还?”她就不一样,她就是来要粮食的,要是有粮食还,她怎么还会来要。

“等家里有余粮了当然要还的。”,钱大嫂打一个哈哈。

王母嗤笑声更大了,“这话你们骗鬼呢!”

钱小娥的娘家人被接连戳穿了心思,顿时坐立不安。难怪别人都说王桂芳泼辣,有这么厉害的老娘,女儿当然不弱。

这死老婆子嘴也太毒了。

钱母和钱小娥的嫂子不再接话,闷着头大口吃饭。自从秋收后为了省粮食没有一顿吃饱过,又走了这么久的路,一个个恨不得埋在碗里。

王母越发看不上她们,白了她们一眼,嘱咐大儿子赶快吃:“吃饱了好扛粮食回家。”

王桂芳大哥倒是有些难堪:“娘,我们以前已经够麻烦小妹了,要不还是算了吧。”

“算个屁,要是没粮食,你准备让我们家谁饿死?!”,王母狠狠地瞪他一眼。

王桂芳大哥都是有孙子的人了,还是十分怕这个老娘,脖子一缩,闷头扒饭。

宋宝珠还是第一次见这个外婆,王桂芳每年过年回去的时候都没带她,几年前王母来过一回,但那会儿她太小了还记不住人。

宋宝珠吃完了饭,一溜烟钻进了正屋旁边的空房,这里平时放着粮食和一些农具,现在待客也是在这里。

“你是我外婆吗~”,王母正吃饭呢,突然听到耳边一个软软糯糯的声音。她下意识抬头,只见一个漂亮地不像真人的小丫头站在她旁边,睁着大眼睛一脸好奇地打量她。

宋宝珠从王母脸上看出了几分王桂芳的影子,顿时觉得很亲切,她伸出小手摸了摸王母的脸。

“你是桂芳的小闺女?”,王母顿时全身一僵,语气很不自然,她平时硬邦邦惯了,这会儿却不知道怎么回事,扯了扯嘴角。

旁边的王桂芳大哥像见了鬼一样,是在笑吧,他老娘刚刚是在笑吧?

宋宝珠咧着小嘴露出一口小米牙,大眼睛弯成了月牙:“是呀,我就是宝珠。”

她歪着脑袋十分疑惑地问王母:“外婆,你怎么不来我们家啊?”

王母呵一声:“你妈看见我就像欠了她钱一样,我咋还敢来?”

“妈,你又在胡说啥?你要和我吵架可以,别把这些话说给宝珠听!”,王桂芳端着汤盆过来,听到这句话顿时将东西重重地放在桌上。汤水甩出来把埋头猛吃饭的钱家人烫了个哆嗦。

王母声音古怪:“你倒是宝贝这个小丫头。”

“我当然宝贝,你以为谁都像你,只知道压榨女儿。”

“我咋了?我咋了!我还不是把你养这么大了!”老太太声音陡然提高。

这娘俩怎么都是这个爆脾气?钱家人吓得缩起头,生怕她们吵起来掀了桌子,抢着夹菜吃饭。

这俩人一遇到就针尖对麦芒,宋德柱闻言跑了过来,和大舅子一起才把两人拉开。

“桂芳,娘毕竟年龄这么大了,你还是和她计较了。”宋德柱安慰王桂芳。

王桂芳把脖子一哽:“要不是她非要找茬,你以为我稀得搭理她!”

“看什么看,吃饭!”,宋德柱把宋宝珠抱着,又拉走了王桂芳。临走的时候宋宝珠还笑着和王母挥了挥手,嫩生生地喊了她一声外婆。

王母脸色一僵,回头见王家大哥缩头缩脑地看她,王母顿时一声爆喝。

吃完了饭,两家亲戚都来到了正房。

钱小娥之前已经向宋志东和王桂芳说了娘家人来的目的。这些王桂芳早就料到了,淡淡地说了句:“我知道了。”

钱小娥听得惴惴不安,不知道婆婆这是什么意思,是答应借粮还是回绝了?

出乎她的意料,王桂芳直接干脆地应了,“我知道你们来的目的,一家借两百斤粮食,明年秋收后就还,这是借条,你们签一下。”

王母哗地一下站起来,指着王桂芳鼻子骂:“我是你妈,找你要点儿粮食还要我签借条,是不是要我大嘴巴扇你!”

王桂芳气得脸都红了:“你打,你有本事就打,真以为我还是以前在家里那个受气包任你打骂!”

这可把王家大哥急得团团转,挡在她们俩中间不住地劝架。

“娘,大妹,你们别吵了,就不能好好说话吗?”

“你闭嘴!”王母和王桂芳齐齐喝道。

王家大哥被吼地脚步一个踉跄,这让他想起了以前王桂芳在家里的时候,就像现在这样,她们俩母女一个不好就干仗,弄得他在中间受夹板气。一边劝架一边不住地想:妹妹啥时候是受气包了,在家里的时候明明是个小霸王,除了娘,大家都不敢惹她。

“想要粮食就签借条,不签就滚蛋!”王桂芳气上头了对王母直接说道。

王母愣了一下,忽然放下了手,对着王家大哥硬邦邦地说道:“你去签字。”,她背过头去不再看王桂芳。

王桂芳察觉到自己这句话冲动了,也有一瞬间的后悔,不过她还是哽着脖子。

宋宝珠悄悄拉了拉王桂芳的手,小声对她说:“妈妈,外婆伤心了。”

伤心?王桂芳下意识不相信,她妈那个人怎么可能会被她伤到心,生气还差不多。

“真的,我看见外婆眼睛红了。”宋宝珠指了指自己的眼眶,煞有介事地说道。

不会吧,王桂芳不敢置信地看着王母的背影,她妈哭了?

这时王母转过身来,王桂芳盯着她的眼睛看了一下,根本就没红,还是那么怒气勃发。

王桂芳嗤一声:她就说嘛,她妈这个人咋会哭。

这两母女干上了,倒把那边的钱家人急了个半死,两百斤粮食太少了啊,她们的目标是五百斤,家里十几口人呢,两百斤省点儿吃也就够一个月。

“那个,亲家,我们签借条,就是能不能多给我们借点儿,两百斤实在是不够啊!”,钱母陪着笑说道。

刚刚和王母吵了架,王桂芳的语气很生硬:“我们家里人口多,本来粮食也就勉强够吃,再给你们借多的,我们自己就要挨饿了,要借的话就只有两百斤。”

钱小娥想为娘家人说点儿话,但看着王桂芳沉着的脸,不敢触霉头。

钱母撇撇嘴,心里说了声小气。看了看钱小娥的肚子,过不了几个月就要生了,到时候她再来借就是了。

这么想着,钱母笑着说:“是这个理儿,刚刚是我想差了。”

于是钱家和王家各借了两百斤粮食,借条也签了。

王母拿了粮食就对王家大哥说走,宋德柱留他们歇一晚,却被王母硬生生地顶了回去:“还是别了,我怕有人嫌我碍眼,巴不得我早点儿死。”

这话显然说的是王桂芳,把她气得直跳脚。

“走,你现在马上就走!”,王桂芳指着大门赶人。

王母转身,挺直脊背快步走了。宋家大哥抗着粮食落在后面,欲言又止:“大妹,妈她真的挺想你的,你过年回去晚一点儿她就忍不住站在村口望。为啥一见面就要吵呢?”

王桂芳听了一怔:“怎么会?”

“你在胡咧咧啥,谁会想她,养不熟的白眼狼,还不快滚过来!”,王母站在门口铁青着脸喊王家大哥。

王家大哥应一声,飞快地跟了上去。

王桂芳自嘲地笑笑:果然,她竟然还会被大哥骗到。

王家人走了,钱家人却留了下来:“亲家母,我们就要不好意思在这儿歇一晚了,不然晚上又要半夜赶路了。”她们故意计算着时间,就是想在这儿留一晚上,好多吃几顿饭。

宋德柱连连点头:“应该的,老大,小娥,好好招待亲家。”

听到妈和几个嫂嫂要留下来,钱小娥眼睛亮了亮:“嗳,爸我知道了。”

钱小娥领着钱母和几个嫂嫂去宋家周围转转,王桂芳回了屋子。宋宝珠感觉到她好像有点儿伤心,便悄悄跟了上去。

屋里宋德柱正在安慰王桂芳:“桂芳,你明明也担心娘,为啥要把话说绝呢?”

王桂芳僵直着背:“谁说我担心她,她从来没把我放在心上,那年她为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子,那么逼我,我到死都记得这件事。”

宋德柱唉一声:“和我你就别说这些话了,你这个人啊,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对别人都这样,更何况是自己的亲妈,闹成这样你明明也很难过,就不能好好说?”

“是我不好好说吗,明明是她,一张嘴就让人生气!”,王桂芳倔强地抹了一把眼泪。

宋德柱苦笑一声:“你们母女俩一见面都这样。”

宋宝珠若有所思,转身跑出了屋子。

王母和王家大哥脚程极快,没一会儿就走出了村子,宋宝珠让宋志南背着她跑着才赶上了。

“外婆,外婆~”

“你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王母怀疑自己听岔了,她怎么觉得好像听到了外孙女的声音。这个小丫头软软糯糯的,那一声外婆喊得她极其不自在。

王家大哥侧耳听了听:“好像是宝珠的声音。”平时两家走动都是他出面,来宋家这边比王母要多,对宝珠的声音比较熟悉。

果然,没一会儿就看见宋志南和送宝珠两兄妹的身影。

王母僵着脸问:“她来干啥?”,还喊得这么亲热,下意识摸了摸口袋,发现口袋空空,双手有些无措地搓了搓衣角。

等走近了,宋宝珠从宋志南身上滑下来,她站到王母面前,眼睛笑成月牙:“外婆,你怎么走得这么快呀,我都追不上你了。”

王母这会儿感觉自己全身都僵硬了,说话有些结巴:“你追我干干啥?”

她冲王母招了招手,“外婆你蹲下来,我告诉你一个秘密。”

王母不知道宋宝古灵精怪地要什么,想像呵斥其他孙子一样让她别胡闹,结果却是不由自主地蹲下了身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