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古代当小族长> 第二三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三章(1 / 2)

第二三章

金家人回家关上了大门,堵住所有人看八卦的视线。

由于太过劳心,全家人都洗洗睡了。

………………………………

汴京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平民老百姓,最近真是吃瓜吃到饱。

皇亲国戚,在很多人眼中就寓意着‘纨绔子弟’,就是以后的坏家伙。

其实众人所不知,到处闲逛的纨绔子弟,真的是金宝的终极目标。

在盛祥帝李成龙悄然的示意下,小侯爷金宝手握十万大军的虎符,是未来有实权的大将军!

这则消息随着金家人出皇宫,也逐渐的传播出去了。

应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人也有所耳闻。

这就相当于晴天霹雳,直接打散了朝堂当中好多官员们的想法,想都没有想到的人,竟然得到了这部分的军权。

这秋风阵阵的夜晚,有非常多的人根本就睡不着觉。

好多聪明人气的咬牙切齿,走出房门出来吹冷风,对着月亮叹息。

“哎,哪里来的小兔崽子,竟敢截胡!”

“原来是金从中的儿子,那就算了!”

有的人咬咬牙气不过,而有的人咬咬牙就睡觉了。

朝堂当中的文官都以庄丞相为首,庄丞相乃是前朝乃至今朝的有名的大儒。

庄文清丞相也是天下读书人的榜样,不能得罪的存在。

为了能够服众,盛祥帝李成龙只能好好的对待庄丞相所代表的一些前朝官员。

以吏部尚书刘惇为首的官员则是盛祥帝的心腹,都是由原来的谋士组成。

而这只是文官的阵营,就已经是理不清的状况。

不过盛祥帝李成龙却不在意双方阵营的相互打压,因为兵权没有在文官手中。

‘读书人造反,十年不成’根本就不用在意这些文官能否造反成功。

盛祥帝想要皇位坐得稳,想要让读书人为自己所用,帮着管理国家,还真的不能下死手。

读书人的脑子,跟正常人不太一样。

有一些读书人真的是不畏生死,甚至想青史留名,用死也要一个好名声。

坚信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盛祥帝李成龙,真的是觉得读书人是得了那个大病。

但是聪明人从来不会跟这些已经读书读傻了的人去辩解,要不是现在还得用这些读书人,你想出一口恶气。

盛祥帝李成龙表面上对庄丞相非常的看重,其实内心中早有自己的小九九,就等着开恩科,多招几批新的进士,逐一替换。

在朝堂中的议论,只给了皇帝两条选择。

谁都没想到盛祥帝自己走出来了第三条路,谁也没得罪,也让别人说不出一个不字。

不能骂皇上,那只能骂‘皇亲国戚,纨绔子弟小侯爷!’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当天晚上有不少的官员,吹夜风吹到流鼻涕,受了寒风,只能告病假了。

…………………………………

清晨洒入金銮殿,文武百官齐声跪拜。

盛祥帝满意的看着所有的官员们不再因为兵权的事情大呼小叫。

不要争权夺利,想想如何将整个国家治理的繁荣富强,才是官员们应该做的事情。

新皇登基再开恩科,这是板上钉钉的一件事情。

不仅朝廷的大臣们等着皇上下令,全国的读书人们早就准备好了。

因为这是惯例,而且作为第一届的考生,出题不会太难,官运却是最旺的一批进士。

“本次恩科由庄丞相为主考官,吏部尚书刘尚书为副考官,礼部官员全力配合。

朕要求恩科考试不容出现一丝差错,否则你们不会想知道朕的手段。”

盛祥帝李成龙坐在龙椅上,威震八方,自带一股气势。

“臣等领命!”

庄丞相和刘尚书对视一眼,带着满朝文武,拱手弯腰领命。

~~~~~~~

皇上下了圣旨,全国开始准备恩科,全国的读书人都行动起来了。

由于属于加试,而且前朝已经多年未曾科举,所以报名参加科举的人非常的多。

“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读书就是想博一个好的前程,这也是当官,也是实现阶级跨越的唯一途径!

童生,秀才,举人,最后的进士,也就是在汴京的会试,哪怕时间再缩减也需要半年的时间呀。

所以万事不得着急,都得慢慢的来呀!

只不过科举考试,确实也带动了不少的经济,倒是一时间全国各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趋势。

…………………………………

金国公府

小金宝迈着小步子,作为金家唯一的一个男丁,小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美了。

虽说不能明面上大鱼大肉,但是仆人们又不能真的饿着主子,相近方法进补。

金宝现在就是属螃蟹的人,全家横着走,身边有不少的小厮,越发的摆出纨绔子弟的样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