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古董商人穿七零> 第42章 第42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章 第42章(1 / 2)

厨房里的墙角堆着土豆,旁边放着几口大缸子,分别装着酸菜、高粱米和玉米面,最里面有个两米高的柜子,柜子里装着十几斤白米、鸡蛋、面粉和油盐等东西。

快中午了,云端问梁怀瑾怎么做?还是等他哥回来再做饭?

“要不等一下,这会儿他也该下工了。”

正说着话,梁怀贤抱着儿子回来了。

云端看孩子哭的眼睛通红,心疼的眉头都皱了起来:“怎么哭得这么厉害?”

梁怀贤也是眼睛红红的,勉强撑起个笑:“这是弟妹吧?听爸妈说,你和怀瑾春天的时候结婚了,我这个做大哥的,都没来得及送上贺礼。”

梁怀瑾叫了声大哥:“咱们都是一家人,不说这些见外的话。”

云端也跟着叫大哥,去打水来,给梁辰擦擦脸。

“眼睛疼不疼?”

梁辰一下扑到妈妈怀里:“疼,热热的刺着疼。”

“是不是用你的小脏手摸眼睛了?”

梁辰嘿嘿一笑,仰起脸要妈妈给擦脸。

看到这一幕,梁怀贤忍不住泪水又湿了眼眶,梁怀瑾轻叹一声,拍拍大哥的肩膀。

隔壁谢大姐家,给送过来一篮茄子,云端谢过接了下来。

“梁辰,帮我烧火。”

“好呀。”

云端带着梁辰去厨房做饭,梁怀瑾叫大哥去外面走走。

走到外面一片稀稀落落的树林里,两兄弟随便找了两根砍倒的树上坐着。

“去年我在爸妈那里看到梁辰的照片,孩子笑眯眯的,身上也有肉,一看就知道被照顾的很好。还有梁辰给爸妈写的信,我都看了。”

梁怀贤轻笑一声:“弟妹把梁辰教的好,要不是我自己亲眼看到,我都不敢相信,才读二年级的孩子,就会写信了,字儿还写的工工整整,几乎没什么错别字。”

梁怀瑾面容温和:“云端给他买了字典,不会写的字叫他自己查。云端还给他买了好多小人书,规定他每天学生字儿,他还听收音机,词汇量越来越大,现在写信才慢慢没有拼音。记得他前年才开始给我写信的时候,一封信里面大部分都是拼音。”

“弟妹会教孩子,换做……李玉,她性子柔的很,溺爱孩子,梁辰还不知道什么样儿呢。”

梁怀瑾轻叹一声:“大嫂去世后,葬在哪里?”

“在北京,和咱们爷爷奶奶在一块儿。看什么时候方便,带梁辰去祭拜他妈。”

“有机会的。”

保密项目完成之后,他的老师和师兄弟们,不少人去了北京,从他们那里得来的消息,这两年形势有好转的趋势。

或许,等到一个合适的契机,一切都会恢复如从前。

梁怀瑾压低声音:“上个月老师有个朋友去金水市出差,老师托他给我带了一封信,老师说,现在各大重点单位虽然人不少,但是能做事儿的人却不多,说到底还是缺少人才。人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老师说一些领导已经看到了弊病,或许,会招一批没有大错年轻有能力的人回去。”

他大哥,就符合这个条件,如果政策真的下达下来,他哥说不准就回北京了。

大哥是被诬陷的,证据也有。翻供的文件现在在他爸手里,他也看过那份文件,万家转几道手倒卖公家资产嫁祸给大哥,证据链条写的明明白白,甚至还有证人口供签字。

梁怀贤叹息一声,那份文件是他费尽心血才得到的,万家倒卖公家资产的细节他十分清楚:“现在还不是时候,万家势力大,我这会儿捅出去万一被压下来,所有相关的人都难逃劫难。”

他们信任他梁怀贤,还在他被匆忙下放后,想办法把他唯一的儿子送走,就冲这一点,他也不能为了自己就这样不管不顾。

梁怀贤想到儿子:“以后可能还要麻烦你和弟妹照看梁辰,我这里,虽然日子还过得去,但终究不是个好地方,我不想让梁辰留在这里。”

梁怀瑾轻笑道:“你想留,梁辰还不见得想和你住一起。跟着我们他有好吃的,有好玩儿的,跟着你有什么?”

梁怀贤也跟着笑:“那个臭小子,他妈还在的时候就是个贪吃好玩的。”

梁怀瑾让大哥宽心:“云端喜欢梁辰,当自己的孩子带着,梁辰不仅是我和她的侄子,在她心里梁辰也是她的孩子,你不要太担心。”

梁怀贤这几年苍老了不少,原来衣着讲究的翩翩佳公子,早就变成大老粗。他也不再讲谢谢的话,两兄弟相视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中。

“妈,我想吃肉肉。”

“哪里来的肉,先忍着,等明天再说。”

“不嘛,不是还有肉肠吗?”

云端一瞪眼,梁辰往后缩,嘿嘿一笑:“听妈妈的,明天吃肉。”

“锅里别放柴,菜马上炒好了。”

“哦。”

晚上煮的高粱饭,炒了一大盘酸辣土豆丝,一盘东北大酱做的茄子,还有细细切了一碟酸菜。

一家人坐下吃饭,梁怀贤说起这里的生活:“林场有个食堂,有些工人不爱做饭,都是在食堂解决一日三餐。”

她做饭她知道,大哥在这里住了好几年,除了烧炕的那个锅灶,做饭的两口锅都还比较新,一看就知道做饭的时候少,估计大哥平日里主要也是吃食堂。

“咱们这里林子深,你们进来一趟就知道,离得最近的镇,坐马车也要好几天。林场的人一般没事儿也不会出去,要想换点菜吃,都是去临近的村里,距离这里走路一个小时左右。那个村就在河边儿,还能去抓些鱼。”

梁辰眼巴巴地看着爸爸:“想吃肉呢?”

“想吃野鸡野兔子,去山林抓,这里野物多,还是比较容易。要想吃猪肉就不容易了,只能等林场送木头出去带回来。”

“我想吃红烧肉。”

云端给他夹菜:“平日家里缺你肉吃了?想吃红烧肉等回家,我一日三餐给你做行不行?”

“好吧。”

梁怀贤:“这一片也有野猪,有时候去伐木会碰到,每次打了野猪,会给每家分一点,不过大家都觉得腥骚味儿太重,不爱吃,大多交给食堂,食堂的厨师会处理。”

听到这儿,梁怀瑾感叹一句:“东北物产丰富,要不是冬天太冷,估计愿意来这里的人多得很。”

梁怀贤点点头:“林场除了咱们这些伐木工,夏天的时候时候还有采药人进山偶尔会来咱们这里落脚。”

说到药材云端来兴趣了:“这一片药材多?”

“咱们这一大群人驻扎在这儿,有好东西早就被挖了。从这里往东有条小路,一公里路左右的地方有个分叉口,继续往东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村子。往北走路过一个山谷,山谷对面就是白头山。白头山上的药材多,每年都有采药人去。”

“不过这里毕竟是深山,出去也带不了太多东西。那些人进来都是采好药材,一般的药材他们都不会动。”

梁怀瑾知道她的心思:“回头我陪你去那个山头转转。”

“嗯。”

家里两张床,晚上要睡觉的时候,梁辰磨磨蹭蹭地挨着妈妈。

梁怀瑾洗漱进来:“你怎么还在这里,你爸等着你睡觉。”

梁辰挠挠手背,趴在床沿上,小屁股撅起来,小声哼哼唧唧:“我想跟你们睡。”

“你马上都快八岁了,跟我们睡什么睡?跟你爸睡去。”

梁辰哼哼着不说话,不说去,又不说不去,云端明白他是心里别扭。

“你去跟你爸睡,中午切肉肠给你吃。”

“说好了,不准反悔。”梁辰一下站起来。

“嗯,不反悔。”

“那我去了?”

“去吧。”

“我真的去了?”

“嗯。”

梁辰慢吞吞地走到门口,梁怀瑾受不了了,亲自把他送到隔壁:“你儿子想跟你睡,你自己带着。”

梁怀贤冲他招招手:“过来吧。”

“嘿嘿。”梁辰跑过去,扑到爸爸怀里。

梁怀贤抱着儿子上床,拍拍他的肩膀:“睡吧。”

“嗯。”梁辰闭上眼睛,慢慢地睡了。

隔壁房间,云端擦干脚上床,梁怀瑾把洗脚水倒出去。

云端一边解辫子一边小声说道:“我看你大哥状态还行,不像好些下放的,不好好过日子,整天沉溺在悲伤里糟蹋自己的身体。”

“大哥是个成年人了,还有个儿子等着他养,爸妈也下乡了,他作为家里的长子,不会这么脆弱。”

“挺好,再坚持几年就好了。”

梁怀瑾搂着她的腰,低声道:“你从哪里听到的消息?”

云端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不着痕迹地补救一句:“不是你说的吗,你老师说现在情况在好转?”

梁怀瑾想到大哥刚才说的话,亲了亲媳妇儿的脸:“睡吧,不管怎么样,日子总要过下去。会越来越好的。”

第二天早晨,梁怀贤一早起床去食堂买早饭回来,吃了早饭后交代了几句注意安全之类的就出门了。

云端想去东边那个小村子看看,梁怀瑾和梁辰也想去。

“不知道这里的鱼好不好吃?”吃不上红烧肉,吃红烧鱼可以吧。

“红烧鱼别想了,家里连酱油都没有。”酱炖鱼还可以。

走了一段小路,云端往北边看了一眼:“那边就是去山谷的路?”

“应该是。”

“咱们下午去看看。”

继续往东走,慢慢地听得到河水流动哗啦啦的声音,这是到了。

和林场相比,村里的地方宽敞多了,这一片没有林木遮挡着,粮食蔬菜都长的好。

“妈妈,买西红柿,咱们吃凉拌西红柿。”

“买吧。”云端也看到了,不知道谁家后院的菜地,西红柿长的特别好。还有豆角爬藤,一串串地也长得好。

“有土豆、茄子和豆角,中午烧一锅大杂烩,如果回去能抓一只野鸡,咱们就用野鸡烧。”

梁怀瑾笑话她:“想什么好事儿,你以为野鸡往你怀里飞?”

“哼,说不定呢。”

梁辰站妈妈这一边,也冲小叔叔哼哼。

梁怀瑾被他气笑了:“你现在有了亲爸,就不要我这个爸了?小人书还买不买?电影还要不要看?”

“要要要,我都要。”梁辰赶忙抱大腿:“爸爸说没有就没有。”

“你个见风使舵的小东西。”

梁辰傻笑,妈妈说什么,他听不懂。

这里深山老林,买点菜也没人管,云端买了十几斤各种蔬菜,梁怀瑾放进背篼里。

“大娘,我想捞点河里的鱼行不行?”

“想捞就捞呗,河里的鱼多的是,随便捞。再说白头河也不是咱们村里的人,我们也管不着。”

云端看她家院子里放着鱼篓子,跟她借用一下。

到了河边,云端把鱼篓子塞梁怀瑾手里:“棒打狍子瓢舀鱼,梁副主任,瓢给你,看你这么发挥了。”

梁怀瑾拿着长杆儿鱼篓在河里试了试,啥也没捞着。

几个村里的小孩儿看热闹,看他们是陌生人,有个胆大的小孩儿跑过来问他们是从哪里来的。

梁辰这会儿胆子大,普通话夹杂着半生不熟的土话和人聊起来,聊了一会儿,梁辰拉拉妈妈的袖子。

“怎么了?”

“刚才那个小孩儿说,捞鱼要去上面,前面的河口窄,好捞鱼。”

“好。”

赶紧换了个地方,果然上面好捞一点,半个小时捞了三四条鱼,小的那条鱼放掉了,剩下三条大鱼,他们要两条,另外一条送给借鱼篓给他们的大娘。

“哎哟,真捞着了,运气不错。”

“谢谢您的鱼篓。”

“哈哈,不用客气,下次想买菜了再来。”

“好嘞!”

回去的路上,云端眼睛盯着路两边的草丛,什么野鸡野兔子都没看到。

“行吧,咱们中午吃酱烧鱼,凉拌番茄,再炒个素菜大杂烩。”

梁怀瑾笑道:“按照咱们这个吃法,大哥特意买的粮食都不够吃半个月的。”

“不怕,能吃一周就行。你走的时候我跟你一起出去,去外面买些粮食进来。”

“嗯。”

他回去的时间是计划好了的,最多待四五天就要走。这里太偏僻了,回去的路上至少要花一周的时间。

除了冬天烧炕之外很少见到厨房冒烟的梁家,今天中午十一点烟囱就冒烟了,味道还贼香。家里做饭做惯了的主妇,闻着飘过来的油烟气,就知道肯定没少放油。

谢大姐去广场那边的空地晒东西,被几个姐妹拉住。

“梁老师家谁在做饭?”

“不是梁老师的弟弟,就是他弟媳妇吧。梁老师还没下工,除了他们还能有谁?”

“那肯定是梁老师的弟媳妇在做饭,男人哪里会做饭的?”

谢大姐反驳道:“那可不一定,我今天早上听他们说闲话,梁老师弟弟家里,他弟弟也做饭干家务。”

“哎哟,还有这事儿?南方的和咱们这里就是不一样哈。”

“不过说起来,梁老师弟弟弟两口子也够不客气的,梁老师不在,家里的好东西就随便糟蹋了。”

“可别乱说,他们两口子上午去村里买的菜,自己捞的鱼。而且我看那两口子也不是那样儿人。”

“听梁老师说,梁老师的儿子要在咱们这里过暑假,日子还长着呢,慢慢看吧。”

谢大姐回去,碰到梁怀瑾在打扫院子,梁怀瑾冲她点点头。

回到屋里,谢大姐自言自语道:“果然是两兄弟,做派都差不多。”

饭要做好了,梁辰跑出去广场那儿等着,除了他还有一群小孩儿也在那玩儿,等着爸爸下工,回家吃饭。

去食堂吃饭的大多是没有结婚的小伙子,结了婚有孩子的,一天三顿饭有人操持,大家还是觉得回家吃更好。

看到熟悉的身影,梁辰大喊一声爸爸,梁怀贤笑容满面地应了一声。

“爸爸,家里做了酱烧鱼。”

梁辰蹦蹦跳跳地跑过去,跟爸爸走一块儿。

梁怀贤换了只手拿斧头,空出来的手牵着儿子:“上午去村里了?”

“嗯,我们买了菜,还买了鱼。小叔说咱们这么

吃下去,半个月都用不到就要把家里的粮食吃完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