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古董商人穿七零> 第25章 第25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章 第25章(1 / 2)

云端打开门锁,梁辰听到动静,从床铺上滑下来。

“妈妈。”

云端暗道一声糟糕,赶紧把一楼的灯全部关掉。

梁辰在屋里敲门:“妈妈,怎么不开门。”

云端握住门把手:“门好像卡住了,你往后退一退,我把门踹开。”

“哦。”

梁辰转身往后跑了几步,回头的时候,就看到妈妈进门来,门都关上了。

梁辰嘟囔一句:“门不是好的么。”

“不知道怎么又行了。”云端放下手里的饭盒:“别管门了,先来吃东西。”

梁辰拉着妈妈的胳膊:“今天吃啥呀。”

“回来的时候看到有人卖凉面,我买了鸡丝凉面。”揭开饭盒的盖子,鸡丝凉面的味道扑面而来,梁辰馋了。

好吃的鸡丝凉面占据了他全部心神,感觉有件事忘了跟妈妈说,现在又想不起来了。算了,等想起来再说。

直到睡觉的时候,梁辰才想起问妈妈:“这个房间怎么和之前的有点不一样呀。”

“哪里不一样?”

“我们房间原来有个窗户,怎么没有了?”

“哦,原来的房间睡了几天有点脏,服务员要洗床单被套,就帮我们换了一个干净的房间。”

“原来还是这样呀。”梁辰大声说:“服务员阿姨真好。”

“你快睡觉,明天早上起来咱们回有窗户的那个房间。”

“嗯嗯。妈妈,我现在想尿尿。”

这个时候尿尿?云端没想到这个事情,最后想了个办法,去楼上找了个大罐子,让他尿里面。

梁辰不愿意:“屋里臭。”

“你尿完我把罐子放门外去。”

“那为什么不去外面厕所。”

云端头疼:“那你现在尿不尿?”

尿吧,憋不住了。

终于把孩子哄睡了,云端松了口气,赶紧抱着他从陶艺馆出去,还是睡在招待所更安心。

这也提醒她,短时间让睡着的孩子在陶艺馆睡一睡还成,长时间把孩子放在里面就不行了。等孩子再长大一点,就更不好糊弄了。

这会儿夜深人静,云端睡不着,去陶艺馆二楼整理今天买回来的古董。青铜器、雕刻、瓷器等东西先不管,她一心扑在那两箱子字画上面。

有几幅字画受潮很严重,甚至宣纸上面的字画都已经长霉或者溶掉了一些。

云端拿出自己的工具,把受损的字画摊在大木桌上,小心地处理。这一干就是一晚上,眼睛熬得红通通的。

她苦中作乐地想,以前啊,也只有那些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有这样的福气,她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小小艺术品经纪人,一般都接触不到这样顶级的古董,更别提有机会动手修复了。

她这一年摸过的宝贝,说不定比一般搞文物的一辈子摸过的都多。

外面要天亮了,云端从陶艺馆出去,脑袋挨到枕头就睡着了,天亮之后,梁辰起床的动静都没把她闹醒。

梁辰是个乖宝宝,也不吵妈妈,发现他们回到原来的房间,自己下床,从妈妈钱袋子里拿了一块钱和几张粮票,开门跑出去。

等云端睡醒之后,梁辰冲她笑:“妈妈,我给你买早餐啦!”

云端揉一揉酸疼的眼睛:“去哪儿买的?”

“就在招待所楼下买的,我想吃前面那条街的馄炖,都没去哦。”

云端翘起嘴角:“乖孩子!”

被妈妈夸奖了,梁辰哈哈笑。

这会儿已经中午了,云端把粥喝了,带着孩子去吃午饭。

吃午饭的时候,云端问他下午想去哪儿玩儿,梁辰苦着一张脸:“不想出去玩儿,好热哦。”

云端笑了:“我也不想出门,那咱们下午干点啥?”

“在招待所吃西瓜?”

“想吃西瓜啦?”

梁辰点点头:“我想吃西瓜,还想吃桃子。”

“等回去的路上看有没有卖的吧。”

母子俩运气不错,回去的路上路过一条街道,有人在卖瓜,云端买了一个。

回到招待所之后,西瓜一劈两半,母子俩一人拿着一把勺子,抱着半边西瓜吃起来。

下午,梁辰看他的小人书,云端看她的文物修复资料,嘴里还吃着西瓜,这就是夏天的感觉呀。

就是有一点不好,太热了。

梁辰抹了一把汗:“我喜欢咱们家,凤凰县真凉快。”

云端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

下午吃了一肚子西瓜,晚上娘俩没什么胃口。等到太阳下山了,云端随便去买了一些稀粥,一盒凉面放着,等到晚上吃。

晚上,等梁辰睡觉之后,云端去陶艺馆继续处理那批字画。

今晚上没有熬通宵,做到十一点,她就出去睡觉了。

第二天早晨,带着梁辰出去玩儿,逛百货大楼,梁辰看上了一台收音机。

他没说话,但是眼睛里透露出的渴望,云端看的明明白白。

云端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孩子,都是个在物质上很大方的人,想要,买得起的就买吧。她手里钱不少,但是工业票,兜里所有的工业票数一数,勉强也买得起。

梁辰兴高采烈:“妈妈真好!”

云端捏捏他的小鼻子:“我不给你买就不好了吗?”

梁辰嘿嘿地笑,拉着妈妈撒娇。

有了收音机,梁辰哪里都不想去,回到招待所,就想听收音机。即使今天是阴天,没有太阳,他也不想出门。

“真不出门?”

“不去不去!”

“那好,你在招待所待着不要出门知道吗?”

“知道啦!”

云端一个人出门,行动更加方便。她又去了一趟百货大楼,把手里的布票都花出去,换了好些棉布,小碎花的、灰蓝色的,白色的,都带上一些。

还有糖,她也想囤一点,等秋天天坑里的葡萄熟了酿葡萄酒要用掉好多糖,平日里做小点心,做蜜饯,都要糖。

但是,她兜里的糖票没多少,还要想办法换一些糖票。

这个云端都做熟了,很快摸到了城外的地点,背着粮食和肉就加入进去。

她到的时候已经是工人下工的时间点了,里面人还不少。在这些人里面,云端是比较突出的,因为她是外地人,说普通话。

开始的时候,还有人想占她便宜,云端根本不搭理他们,爱买不买,反正她的东西最好卖。

猪肉都是切成半斤一块儿,粮食也是装成三斤一小包,定价卖。有人想少买一点,或者多买一点,云端不做他们生意。

她方便了,买的人有点麻烦。但是嘛,能买到就不错了,麻烦就麻烦点吧。

云端就是看中了他们这样的心思,一点都不松口,看起来不好说话,她的东西反而比周围散卖的人卖的更快。

卖完之后,云端迅速收摊,她看到前头有一个人在卖海蟹龙虾,她上去不客气地挑选了一堆。

卖家笑的合不拢嘴:“您一看就是大气人,我这都是好东西,不去深海都抓不着。”

云端笑了笑,没有接话。

大家不买龙虾不一定是看不上,而是这些东西太显眼,带回家,被周围邻居看见了,不好解释。

她就没有这个麻烦了。

这时候,一个老大娘突然拉住云端,说的还是她听得懂的四川话。

“你还有没有米卖?我想买点米,我家老头子刚出院,需要细粮养养。你肯定还有吧,你卖点给我,你要钱要票都没问题。”

好几个人打量她们,云端付完钱,背着龙虾,领先拉着她去前面人少的地方。

“您要买米?”

一听云端的口音,她高兴得乐开了花:“我就说嘛,刚才我隐约听到你说了句四川话。”

云端淡淡一笑,凤凰县处在两省交界上,他们那一片确实是说四川话。

这位朴实的徐婆婆,跟着丈夫儿子来上海生活,家里日子过得好,也不缺吃穿,这个地方她经常来,买点好东西给家里改善生活。

今天她来的有点晚了,没买到像样的东西,刚好看到有人卖精米和肉,她还没挤进去就被人抢光了。

“我家老头子前几天摔断了腿,在家养身体,不能缺营养,买不到肉,能给他多吃点细粮补一补也是好的。闺女对不住,我刚才就是听到乡音亲切才拉住,有没有米都无所谓。”

云端轻声笑了:“我还真有,不仅有大米,还有小米,还有肉。”

徐婆婆眼睛一下亮了:“能卖给我一点吗?”

“能,你要多少?”

还能让她自己提要多少?徐婆婆心动的不行。

“大米二十斤,小米二十斤,肉,我也要二十斤。”

云端一口答应,但是她要回去拿东西。

徐婆婆随口提的,没想到她真敢应下,她连忙点头,说在这里等着她。

云端去外面转了一圈,背着东西回来,徐婆婆还在,就是有点愁眉苦脸,她身上的钱和票不够。

“姑娘,你要不介意,跟我回家拿钱?你放心,我肯定不会坑你。”

云端胆子大,想了想就答应跟她走一趟。

回去的路上,云端就跟健谈的徐婆婆聊了起来,知道他们一家都是知识分子,唯一的儿子和媳妇儿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他们老两口住在弄堂里。弄堂里的房子不算宽敞,但是两个老人住也够了。

“我家老头以前是农民,就算后来靠着读书走出去了,也舍不得土地,不愿意住在楼房里。他说呀,人还是要接地气,身体才舒坦。”

云端换了个话题:“我听说,这边的人都喜欢首饰。”

“哎呀,你可说到点儿上了,我们四川过来的人,比起穿戴更喜欢吃好点,这边的女人们,不一样,穿戴讲究着呢。不过现在想讲究也讲究不了,还是吃更实惠。”

“我一个邻居,以前年轻的时候穿旗袍烫头发呢,前天我碰到她偷偷摸摸地拿一个镯子去换粮食,人家都不搭理她。”

“现在她还换吗?”

徐婆婆停下脚步,扭头看了她一眼:“你要?”

云端点点头:“我要。”

“你要那些不能吃不能穿的东西有啥用啊,听我说,现在这时候,粮食才是最金贵的。”

大城市不好住呢。按理说每个人都有口粮,那点紧巴巴的口粮,自己吃还不算,偶尔碰上做什么好人好事的活动还要接济一下别人。家里有小孩儿的,孩子胃口可大了,那点口粮都不敢放开吃。

徐婆婆说了一路上海小市民的生活,云端只是听着,偶尔接一句话。

徐婆婆也看出她真的想要换东西,也没说啥,就说给她介绍人。

到家之后,徐婆婆把钱和票给她。领她去敲门,第一户就是那家想用镯子换粮食的人。

他们说的本地话,叽里咕噜说了一堆,最后徐婆婆用普通话说了一句:“我也是碰巧在弄堂口碰到这姑娘的,我就跟你说一声,换不换随便你。以后遇到事儿别拉我下水,我可是不认的。”

“是是,侬老好了!”

徐婆婆偷偷给云端使了个眼色,就走了。

此刻,天色已经黑了,靠着熟人互相介绍,半个晚上云端几乎把附近意向客户都跑了个遍,粮食换出去不老少,也换回来一堆金银玉石和各种票。

每个地方的人还真是不一样,脾性不同,家里爱存的老东西也不一样。比如这座城市,比起字画,这里的女人们更愿意存着值钱首饰以备不时之需。

在云端眼里,一般的金银玉器,远没有字画来的有价值。

云端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了。

徐婆婆第二天出门给老头子买牛奶,路过几条弄堂,一路上闻到好多家飘出来米粥的香味。

今天大家都大方起来了呀!

徐婆婆这样的老聪明人,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昨晚上换了粮食的人不少。

那个闺女也够厉害,手上有这么多东西,不知道以后还见不见得到。

这辈子没有意外的话,估计是见不到了。

这个时候,云端带着孩子已经到车站了,即将出发去苏州,苏州之后再去杭州。

梁辰举起袖子擦了一下额头的汗:“妈妈,苏州热不热啊?”

“热啊。”

云端主要想带着梁辰去苏州看看园林,梁辰对园林暂时还欣赏不来,只觉得院子好大呀,水好多呀,水里是不是有好多鱼?

“妈妈,我想吃鱼了!”

云端那颗带着孩子寓教于乐的心瞬间就没有了。

走,去杭州,吃西湖醋鱼。

找摄像师傅潦草地拍照纪念一下,留下一个到此一游的证据,娘俩转道去杭州。

他们到杭州的头一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第二天凉爽了许多,梁辰精神头起来了,闹着要吃鱼。

云端打了个哈欠:“大清早的吃什么鱼,等中午吧。”

趁着今天天气凉快,云端背着水壶,带着便宜儿子旅游去。

对于杭州,上辈子不熟悉,这辈子也不熟悉。不过西湖她是知道的。

第一站到西湖,梁辰没体会到什么名胜古迹,只觉得好多水啊!比他在苏州看到的水塘更大!

所以,中午去哪里吃鱼?

云端不肯放弃,拉着儿子说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小屁孩儿不明白什么情啊爱呀,只是好奇,白娘子有多大呀,多长呀?听说蛇是冷血动物,那她相公夏天抱着她不是很凉快?

“她变成人了,身上还凉快吗?”

云端放弃了:“走,为娘带你去吃鱼!”

梁辰马上放弃白娘子,乐呵呵地跟着妈妈往前跑。

西湖醋鱼这一道名菜,不管手艺怎么样,好不好吃,会做的人还挺多。今天他们去人民饭店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