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春风二十年> 第1305章 房子和孩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05章 房子和孩子(1 / 2)

下午放学,小伟陈辉和秦雪梅找导员请了假,本周的实践活动他们不参加。然后三个人回了家里。

虽然安排的这些实践活动没什么参加的意义,但是小伟还是觉得这学上的有用。

听老师讲些理论,结合自己的实际,真的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很多事儿虽然做了也是朦朦胧胧的,并不是真的能清晰的知道里面的某些环节道理,这么一结合就明白了。有点儿像顿悟。

要知道凭着感觉做事和清晰的知道里面的道理有目标的去做完全是两码事儿。

不过遗憾终归是有一些的。小伟本来对实践活动充满了热情和希望,结果全是失望。

和那些国企同学的踊跃完全相反,三个人请了假就离开了学校。那些国企同学热烈的和班导讨论着实践考察学习的安排,很多人还提出了邀请,请同学老师到他领导的企业去参观视察。

其实学校本来就有这个安排,在结业的时候会选择两到三个在班级里比较活跃的同学的企业进行全体参观,这个主要目的就是团结同学了。

让大家多接触一下,以几个同学为中心建立起一个班级小圈子,让同学们即使毕业了也能产生交流,大家信息共享利益互补,这才是这个班的真实目的。对学校也有好处。

都是成年人了,都有一定的身份地位,都知道什么是机会什么机会要抓住抓紧。

包括后来各种类型的商学院老总培训班其实主要目的都是这个,提供一个大家相识和交流的平台,开拓人脉形成圈子,然后所有参与者包括平台自身都是受益者。

后来有些人根本没达到某种层次,甚至连创业者都算不上的,借钱也要参加各种这样的班,其目的就是这个:参与进去,结识人脉。

只要情商智商都在线一般都能有个不错的结果。

这么干的女性比较多:事业上没进展发展感情也挺好啊,感情发展不了嫁不进去当小三情人也是不错的选择嘛。终归都是赚。男的就没这么多选项。

……

北方,也就是黄河以北,原来都是这么住的,一家人一铺炕,从炕头排到炕梢。儿女大了成人了在炕中间拉道帘子,有南北炕的就挂一幅巨大的幔帐把整铺炕遮起来。

后来条件好了,有些人家是在炕上立一面墙,或者用木头做个隔门,晚上关起来。但终归不方便,也不隔音,人活的就压抑。

也就是这个年代信息不发达,人们接受外面信息的渠道又窄又少,孩子开蒙都晚。即使是这样,影响也是避免不了的。

这个时候不少成年人逗孩子都会戏弄的问:你爸你妈怎么睡觉?说起来是笑话,想一想,是无奈和辛酸。

后来随着建设,城市里楼房越来越多,睡炕的也就渐渐少了,但也是一家人挤在一起。

90年代初这会儿,住房紧张到让人无法想像,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理解不了那种感觉,更理解不了这个时代的人对房子的那种执着和追求。

那是刻骨铭心的。

充斥全国的棚户区在90年代达到顶点,从北到南,老百姓发挥聪明才智,把所有能利用起来的地方都搭上了房子,京都沪海奉天,两三个平方的房子到处可见,有些甚至进屋只能躺着,站都站不起来。

一家几代人挤在十几平米里是普遍现像。要知道在那会儿家家都是儿女成群的。

而经济的迅速增长收入的提高又加速了这种对房子的欲望的增长。这个年代的物价还是相当接地气的。

90年代中期以前,拿着钱都买不到房。后期福利房结束商品房时代开启,那是建多少卖多少,挤爆了市场,最终也不断的拉高了房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